2)卷五 323章 战争的脚步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希特勒早在1937年6月就制定了一个“绿色方案”计划,准备以武力占领捷克斯洛伐克,但此前的希特勒并无特别好的出兵机会。

  吞并奥地利,让阿道夫.希特勒尝到了扩张的甜头,也让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绥靖”嘴脸。于是,希特勒的扩张步子越来越大,将捷克斯洛伐克纳入德国版图,成为希特勒下一个奋斗目标!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从来就不存在没有机会之说,没有机会创造机会也要上,甚至“贼喊捉贼”也在所不惜。

  与德国接壤的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生活着约300多万的日耳曼人,这就是希特勒最大的机会。

  3月11日刚刚吞并奥地利,4月,以康拉德#汉莱因为首领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举行代表大会,要求“民族自决、民族自治”,苏台德人自行决定苏台德的前途!康拉德.汉莱的这一口号,实际上是要把苏台德区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去“重归德意志”。

  作为日耳曼人领袖的阿道夫#希特勒怎能不支持日耳曼人的政治主张?因此,希特勒二话不说,立即在德捷边境集结兵力,以战争相威胁。捷克斯洛伐克被迫宣布局部动员,德捷边境局势紧张,战火一触即燃!

  在过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捷克斯洛伐克是在英、法两国的“保护”下才恢复主权的,捷克斯洛伐克与法国还有签有互助条约,因此,德捷局势紧张,英、法两国不得不出来“调解”。

  只是,当英国首相张伯伦飞了两次德国之后,最终却成了英、法联合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求他们按照“民族自决”原则解决苏台德问题。

  接下来,则是德国元首希特勒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最后通牒”,而捷克斯洛伐克方面断然拒绝,并发布“全国动员令”,于是,希特勒下令7个德军师进入德捷边界前沿阵地……

  被惹急了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立即飞赴德国,与德国元首希特勒、意大利王国首相贝尼托.墨索里尼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紧急会议,并在会上签署了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的《慕尼黑协定》。当这份《协定》完全签名完成之后,在隔壁房间里等候消息的两名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才被带进会议现场,并告之其《协定》内容。

  希特勒要求捷克方面“必须在六个小时内回答”,捷克斯洛伐克迫于形势,被迫同意割让苏台德地区。那么,这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到底有些什么内容呢?

  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一、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二、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