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够用的宝钞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脆决定国库和内帑有多少银子就发多少的宝钞,面值混杂着来,就算是郭允厚多次表示宝钞可以再增发一点儿也绝不多发。

  后果就是民间的宝钞始终处于一种差不多,但是总显得不够用的局面。

  因为宝钞的事儿,南直隶的一众大佬们头一次无比蛋疼的上书崇祯皇帝,要求南北一视同仁,不能可着北方优先。

  正德之前朝廷发行出来的那些宝钞大概,也许,差不多是等同于废纸的,但是崇祯朝的还一样么?

  明显不一样啊,首先就是朝廷这边是把宝钞当成真金白银来对待,民间对于宝钞的信心自然会多一些。

  而商业盛行的南方,尤其是南直隶和松江府那些个地方,对于这种事情的嗅觉更是灵敏。

  然后南方的商人们就感觉委屈。

  南方是不是大明的南方?我们这些人是不是皇帝的子民?

  凭什么宝钞先在京城发行,南方没有?南直隶莫非不是大明的京城?

  只要你朝廷认可这玩意,你不发个几万万两出来,就那么几千两是恶心谁呢?

  凭什么这种好处都让京城的人占了?

  南方的大商户们比起北方的商户们更会玩,干脆把对于宝钞的需求传达到了南直隶的户部和内阁。

  总之就是一句话,南方是大明的南方,宝钞这种方便的东西不能光让北方佬们占便宜!

  对于南方的反应,崇祯皇帝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些孙子们想要玩假钞!

  但是转念一想,崇祯皇帝又觉得不对劲。

  如果说早先的话,这些混帐东西可能还有那个胆子,现在说他们有那个胆子,就纯属于搞笑了。

  就像是南北榜案一样,那是朱元璋笼络北方仕人玩出来的手段,如果最开始跳的是南方士子你试试结果会如何?

  最近的典型就是东林党和复社。

  在辽东未平之前,江南之地还有不少人在暗中替东林党和复社招魂。

  等到辽东彻底平定下来,又在江南强迁了十万户百姓去辽东之后,江南还有谁替东林党和复社招魂?

  现在还不是大赞皇帝英明,再把东林党和复社给彻底踩到泥里唾骂两句?

  当然,顺便替自己家弄几个去辽东的名额就更好了——辽东发小妾这种好事儿必须得掺合一下。

  更何况辽东的人多了之后,这买卖就可以在辽东做起来,等于替自己家又找了一个财源不是?

  至于说辽东到江南太远,那就呵呵了。

  走陆路确实够远,先从江南到天津卫再到山海关,还要过了广宁卫然后才能到海州卫,然后才能到辽东。

  但是有海路!从松江府也好,还是从福建或者浙江也好,可都是能直接到南四卫的,就算是补给,中间还有登莱卫呢!

  现在去辽东最积极的不是陕西山西,而是江南,尤其是南直隶一带的世家大族。

  现在南直隶这边如此乖巧,说他们有胆子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