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七十二章 尚丰王进京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级官员,里面肯定有读书识字的,至于能不能让他们教蛮子们说人话,那就是夏侯爷自己的事儿了。

  然后刘兴祚就开始准备扎营的事儿了——最起码这营地就不合格,基本上都得推倒重来,现在只能说是凑合着用一段时间。

  随着地基一点一点的打下去,时间也慢慢的到了崇祯八年。

  然后崇祯皇帝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准备作一把大妖了。

  比如京察。

  京察是个好东西啊,别管是找那些个混账官员们的麻烦,还是把一些位置空出来安排新人,都是再好不过的了。

  毕竟现在年年科举,看看都有新人冒出来,不空位置来怎么安排?

  但是京察还没有开始,兵部职方主事贺王盛就弹劾温体仁奸庸误国,当了首辅这么多年基本上屁事儿没干。

  接着御史吴履中弹劾温体仁、王应熊结交内臣,文震孟也跳了出来,上书崇祯皇帝:“诸奸误国,日削月减,此火之将烬,又如水之必沸。俟火来而燕飞,冀水沸而鱼跃,此诸臣之愚而误也。”

  对于文孟孟的奏章,崇祯皇帝翻来复去的看了好几遍也没弄明白这家伙到底想要说些什么。

  但是结合了这家伙已往的奏章来看,文孟震的意思就很明显了:那些个渣渣官没一个好东西,统统都该死,最好该砍的全砍了,省得恶心人。

  然后文震孟就被崇祯皇帝扔进了内阁,然后第一天就把内阁的司礼监太监给得罪了。

  对于这种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的家伙,崇祯皇帝表示得亏你遇到的是朕这种圣明君主,要不然的话你就等着回家种蕃薯去吧。

  最起码崇祯朝现在的情况好的多,不至于像天启年间那样儿玩了命的内斗,现在整体上来说还是有劲往一处使,希望很大。

  然而京察的结果就是直接一巴掌乎在了崇祯皇帝的脸上。

  对于弹劾温体仁的奏章,崇祯皇帝向来是不怎么在乎的——温体仁行事基本上都是替崇祯皇帝背锅,这事儿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之所以弹劾温体仁,也不过是官场上面的规矩而已,弹劾的人不在乎,被弹劾的也不会在乎,崇祯皇帝就更不在乎了。

  但是挂职礼部尚书的李康先就很让人头疼了。

  这货在崇祯七年秋闱时泄露过试卷考题,京察的时候就给抓出来了。

  砍了一个李康先倒是没什么事儿,可是礼部那边又要求修复南京文庙。

  原本崇祯皇帝对于修文庙什么的就不怎么感冒——孔圣人是孔圣人,儒学是儒学,儒家是儒家,文庙这玩意京城就有,还得在南京修一个?

  重复修建是要浪费银子滴!

  但是没办法,现在这年头就讲究这玩意,崇祯皇帝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修就修吧,等开春了就修,顺便把墨子荀子韩非子什么的都供起来吧。

  没错,朕就是想恶心你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