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六章 五十文一斤?_回到明朝当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价?”

  崇祯皇帝敲了敲桌子,淡淡地开口道:“大明上下一体定价,五十文一斤。”

  崇祯皇帝的话实在是有些石破天惊的意思。

  说到崇祯皇帝说的这个盐价,就先得从大明现在的盐产量上面说起。

  明朝的盐产量如何呢,按“纲盐制”∶持有盐引的商人按地区分为十个纲,每纲盐引为二十万引,每引折盐三百斤,或银六钱四厘,称为“窝本”,另税银三两,公使(运输)银三两。

  每年盐产量是六亿斤,当时一斤折合后世五百九十六克,总量相当于后世的七亿斤。

  而这个数据是洪武、万历时期的官方统计,人口还是六千万,与北宋中期一样。

  然而,每引得银六两六钱四分,应得白银1328万两白银的盐税,实际上最多时只有二百五十万两白银,盐税大量流失。

  可是这售价上就很操蛋了。

  宋代之时的盐价是多少?五十文一斤。

  可是到了大明时,这价格就翻着跟头的向上涨。

  在嘉靖时期据朱廷立《盐政志》的记载“嘉靖初湖广、江西、南京一带每盐一斤卖银三分四分而在嘉靖七八年间“湖广、江西诸处每盐一斤卖银一分五厘。南京一带卖银一分二厘。”

  这里所说的是淮盐的市场销售价格。

  也就是说,在大明,时间地点不同,盐的售价也不同。

  从理论上来说,技术应该是随着时间的推进而进步的。

  不要以为摩尔定律那玩意只适用于挨踢界,起码在别的行业里面,技术越先进,原本的价格和成本就应该越低才是。

  虽然说盐这玩意基本上也不存在什么技术含量的问题,但是正常来讲应该是随时时间前进而慢慢降价才是。

  可是偏偏到了大明的时候,这个定律就无效了丫的比宋朝时还涨价了!

  至于是因为什么原因,崇祯皇帝这种小白觉得自己是搞不明白的,也懒得去搞明白。

  但是自己却可以玩晒盐法自从水泥被弄出来了之后,自己可就一直在想着怎么利用这玩意。

  到最后发现除了用来修路筑城什么的,还可以用来晒盐。

  这就是个好消息了。

  只要能把晒盐的盐场大规模的铺开,还怕大明的盐价降不下来?

  崇祯皇帝觉得盐价不是问题了,可是郭允厚就很头疼了:“陛下,盐价波动,实乃民间自发之行为,若是强行定价,则原本的盐商?”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后接着道:“赎买。

  把原本盐商手里的盐引以原价赎买回来,朕知道有很多混账东西自己捞了好处,盐引卖出去的价格跟送差不多。

  但是都按照官面的价格赎买回来,以后由盐场专营。两淮盐运使什么的召回京城,盐运御史暂时不动。”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又杀气腾腾的道:“罢了,不必召回了。许显纯?”

  许显纯躬身应道:“微臣在。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