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零二章_当侧妃变成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起热热闹闹聊公事,完全把他给忽略了,他心里就憋着一口气。

  其实殷老三读书识字,断不至于一个小吏都某不到,可他颇有些好高骛远的毛病,在凤国当差,一般都要从小官小吏干起,然后一级级提拔,外部空降一个官员的情况下也有,那属于非常态。

  殷家其他人也是这样的,独独殷老三,觉得当小吏对不起他的满腹才华,所以那时候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六部大员,也得每天上朝办公,请假也得提前,一个小吏,一天几十上百件事要找你,你不在就要同僚帮你做,谁耐烦天天给你加班,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然后考核的时候殷老三小吏的职位都没保住,而且档案上还记了一笔,接着再想谋事就没人愿意要他了。

  自己脚踏实地的不愿意,妄想一飞冲天,就只能靠想的,等到凤国建制完备,像他这种人还想挤进官员系统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每年翰林院里都有多少学生在修书?这可都是预备官员,所以他只能回家当后勤。

  偏偏清竹在凤国颁布了私有财产的法令,朝廷承认个人拥有自己的工作所得,父母子女皆不能夺取。

  大梁过来的人一开始还秉承家族制,那就是不分家的话家里的孩子们都没资格拥有私产,殷家一开始也是团在一起住的,出去打工赚的钱自然归到大家长手里。清竹的法令是颁布了,你们不愿意自己名下有财产,那也由得你,朝廷不会跳出来替你们分家。

  这就是给家里闹了矛盾的,或者有心跳出大家族的人家划分出一个标准来,你家不闹,哪怕一家子的钱全给一个人花,也没人会来问你们。

  其实清竹这一手十分阴险,朝廷都在鼓励私产了,碍于亲情面子的人一开始自然不会强硬的表示我的钱就是我的钱,一般来讲未婚前不管男女,都不会和家里闹什么矛盾。

  问题就是结婚后,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间势必存在矛盾,加上还有些长辈糊涂,喜欢拿出息子孙的钱财补贴没出息的子孙,在大梁的时候遇到这种事吃亏的子孙只能忍着,因为有孝道压制,在凤国,朝廷都鼓励私产,奉养老人是应该的,我特么干嘛要为不长进的兄弟奉献自己啊!

  上头老人能耐大强势些,兄弟们自然不敢闹,因为还要靠着长辈,老人聪明的,也能调和好了子女关系,可要是老人糊涂没能耐,那底下的子女可就不好说话了。

  于是在凤国,一般人家成亲后大家都分家另过了,不存在卫道士等人跳出来要求什么父母在不得分家的道德标准来。

  分家又不代表不奉养父母,有官职的奉养父母都是考核标准。殷家也是如此,殷老养了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当初逃难的时候除了一个女儿一个没了丈夫,其他没缺损,最小的就是殷氏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