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九十三章 牵丝戏_真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粤剧等戏曲剧种则不受承认,它们跟相声、二人转等归类为曲艺,属于底层人的娱乐方式,不受上流社会待见,九艺中根本没它们的容身之处,报名海选的话连预赛都过不去。

  就如同前世的京剧一样,哪怕被捧为国粹,照样没什么逼格,大家只会把它当做传统文化、古代遗产,与高雅高贵搭不上关系,一方面固然是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另一方面则是在传统观念里面,它就是下九流,拿不上台面,一句“戏子无情,婊子无义”便令他们直不起腰板。

  打着传统文化的牌匾,却想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情况在海洲也是一样,下九流的东西当然不能承认是艺术,艺术就该是阳春白雪。

  在网络这种能让平民发声的媒体平台出现之前,掌控主流价值观的永远是上流社会。

  譬如战国后期,有一名叫宋玉的楚国文官,从不随声附和别人的主张,楚王听别人说了他一些坏话,就把宋玉找来问道:“你是不是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为什么有许多人都对你不满意呢?”

  宋玉答道:“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唱歌,开始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民间歌曲《下里巴人》,这时围观的人中有好几千人跟着唱,接着他又唱起比较高深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当他再唱起高雅的歌曲《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仅剩几十人了,最后他唱起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级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文人之间也是一样,那些杰出的人物往往志向远大、行为高尚,一般人当然不会理解。”

  楚王听了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就没有再追问下去。

  这个观念影响得太深,以至于后世的某些电影导演都喊出“我的电影就是拍给懂艺术的少数人看的,不是为了迎逢那些不懂艺术的多数人”的口号。

  至于中国的电影市场被好莱坞攻陷,本土电影被打得节节败退,当然与他们无关,而是因为中国百姓不懂欣赏艺术。

  当然,海洲的情况要好一点点,毕竟诸子百家分家过,理念不同就没必要聚一起,而美国人就连底层百姓也懂艺术,总体氛围如此,不懂装懂也要附庸风雅,在学校里艺术都是必修课,如此倒是没有出现上下层百姓产生绝对隔阂的情况,二十一个在前面领跑,一个在后面紧跟,如同地球上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巴黎一般。

  “怎么样,看了前面的五场表演,你对自己的作品还有信心吗?”

  司镜玉笑着询问司明。

  “那得看评委的口味了。”

  司明略显底气不足,他在现场听了观众的讨论后,才知道武戏对于整部戏剧的重要性,不亚于画龙点睛,偏偏《牵丝戏》里面没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