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七十三章 司家葬礼_真气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概率越大,反之若生下男孩,则证明此人的血脉开始变得稀薄,通常会被移出主族族谱,沦为分族支脉。

  司家的男性往往被当做吉祥物供养起来,待遇不会差,毕竟由于血脉的原因,本族男子数量稀少,而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血脉纯净,通常实行族内通婚,故而依照族规,每一名司家男人都只能与本族女性结婚。

  司镜玥在一众元老的跟陪下,走到灵棺前,伸手推开棺盖,露出死者的头,这时那些来观礼送葬的客人们纷纷投来目光,有一些甚至踮起脚尖来看,显得极其不礼貌,惹来司家族人不满的目光,但他们依旧我行我素。

  这些客人与其说是来送葬,倒不如说是来确认司镜熙的死亡,一头猛兽倒下了,就会有许多鬣狗来啃食它的尸体。

  这些人出于礼节,在葬礼上不会发难,可在葬礼结束之后,必然忍耐不住。

  司家对此心知肚明,可也不能阻止对方来送葬,毕竟阻止得了一时,阻止不了一世,该来的迟早要来,何况对方若是不请自来,他们又能怎么样?

  老祖宗不在了,他们的底气也就没了,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挺直腰杆,用下巴瞧人。

  司镜玥仿佛对此一无所知,没有受到影响,按照美国的习俗把一块软玉放进死者的嘴里,然后高声念道:“薤上朝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这是丧歌《薤露》,另外还有一首《蒿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摧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美国现在已经没有了皇帝君主,而以司镜熙的身份,自然不会用《蒿里》这种庶人也能用的丧歌。

  “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言人命如薤上露,易晞灭也。亦谓人死,魂魄归于蒿里,故用二章。其一曰《薤露》,其二曰《蒿里》,使挽柩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亦谓之长短歌。言人寿命长短定分,不可妄求也。”

  这就是丧歌的由来。

  接着,司镜玥将棺盖阖上,那些有一定修为还保持身强体壮的元老们上前抬起灵棺,缓缓向前走去,灵棺两旁跟着一群美貌少年,纷纷扯开歌喉,唱起了《虞殡》。

  灵轜动轇轕,龙首矫崔嵬。挽歌挟毂唱,嘈嘈一何悲。

  左氏春秋有记载,鲁哀公会吴伐齐,公孙夏曰“二子必死”,将战,公孙夏命其徒歌《虞殡》。

  《虞殡》,送葬歌,示必死也。

  灵棺两旁少年歌手称为“挽郎”,又称“挽僮”,通常是从贵族子弟中选拔出来的优秀少年,做挽郎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歌声嘉美,二是英俊可爱。

  因此,庶民乃至寻常的地主豪门都请不来挽郎,只有那些世家贵族才有相应的人才底蕴。

  司家乃是巫家门徒,族人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