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16章 技术有时候也需要放卫星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不就行了……这得浪费多少时间啊。”

  席小丁呵呵一笑:“有必要,因为这才能直观地给外行展示。”

  苏远山:“……”

  “好吧,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要满足你所说的,让人脱离方向盘和油门,让车跑起来,我们在理论上已经实现了。”

  相比孙晓川的震惊和兴奋,苏远山却听出了这句话的问题——“理论”上实现。

  那技术上还没实现。

  “那技术上呢?”

  “技术上……坦白说,我觉得,我们不能冒进。”席小丁认真地道:“你要知道,过测试是一回事,实际上路又是一回事——就算现在夜明珠路那边的试验场已经修好,第一台搭载AI和全套传感器的车也马上要出实验室,但这玩意……一旦出事就是大事啊。”

  “嗯,这个是必然。”

  苏远山轻轻呼了口气——既然知道汽车实验室那边已经准备AI上车,那他就松了口气。

  别看席小丁说得这么“大义凛然”,作为一个“老”工程师,苏远山对搞技术的人的心态门儿清——只要技术能够落地,那谁都希望早点退出市场,让全世界都看一看的。

  “但技术的发展有时候是需要放卫星的。”苏远山呵呵笑道:“你就告诉我,那车什么时候出实验室?”

  “……明天,今天这里就是跑数据的最后一天。”

  “OK。那明天我去看。”

  苏远山说着顿了顿,回头看着孙晓川和傅振华:“傅哥你就先回家陪嫂子吃饭吧,我请孙工在这边随便兑付一下。”

  *

  第二天,苏远山和孙晓川,席小丁一起抵达天驹实验室,亲眼见证了AI上车的过程,然后看着全副武装的试驾员坐到汽车驾驶位上,并在训练场地启动了汽车。

  数据,自然是通过无线网络及时传回到笔记本这边的——直到这时,苏远山才体会到可视化的那个小方块有多么的有意义,他能够轻易地从训练场上汽车的表现来判断出AI的处理方式。

  当然,他身后的一大帮人,看重的更多是AI背后处理的逻辑。

  “W,准备好没?准备好了我放大招了。”

  领衔测试的AI团队大佬叫肖灿,同样是潘多拉的12级大佬——当初和马孟起一个小组,因为比马孟起晚了一年进潘多拉,因此十分不服气,在马孟起独走带领精卫实验室后,他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新一任的机器学习组的负责人。继而成为了AI驾驶团队的实际负责人。

  对讲机传来试驾员的声音:“准备好了。”

  “OK,兄弟们,丢人。”

  苏远山连忙望向前方——经过上次的借用机场跑道事件后,开发区觉得远芯既然已经搞出了加速最快的地面交通设备,那还去找机场也不是个事儿,再加上夜明珠路这边确实有点偏僻,之所以现在能够发展起来,很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