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18章 这是我的领域_1991从芯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方面,随着在国外呆的越久,他就越是感觉到了天花板现象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远芯。

  一个国家到底对科技有多重视,别看说,要看做。

  口号喊得再响,要是不多投钱,要是孕育不出科技企业,那就是空口白话,骗人来着。于是在很认真地思考和考察后,他选择了此时归国。

  ——大不了加入远芯,他相信凭着自己手里关于新型LED的相关技术和专利,远芯这种大手大脚砸钱的企业,肯定是愿意花钱的。

  但考虑之后,他最终还是选择了P大。一来是因为P大给的条件太丰厚,二来是他对远芯的电科帮有所耳闻……

  国内,终究还是一个人情社会。

  苏远山自然不知道这些,要是他知道“电科帮”已经影响了某些人才的加入,恐怕他……

  呃,他也做不出来什么。

  远芯是以“借用”电科的几十个研究生为底子起家的,而且这些人都已经在远芯的各个科研团队和岗位上担任了重要的职务……这是怎么绕都绕不开的。

  还好的是,远芯是科研+企业两条腿。对一个大型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企业经营部分现在是没有派系的。

  这时李春刚又问道:“那远芯会对石墨烯投入多少呢?”

  苏远山知道老爷子这算是开门见山了——和周校长一样。

  而且苏远山也觉得有点怪,按照经验,这些老爷子理论上不应该这么直接的。但对他还真的是有什么说什么,从不绕弯……

  看来年轻还是有优点。

  于是苏远山便拿出了对周校长的那套说辞:“远芯会成立一个开放的实验室,欢迎任何科研小组进驻,并只要是符合远芯目标,无论该目标是否长远,都会直接由远芯提供经费。。”

  听到苏远山也回答得如此直接和直白,在座的所有人都为之一振!

  国家每年的科研经费再不断提高是不假——而且听说明年甚至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提高百分之二十。

  但一来僧多粥少,二来Ramp;D基数本来就低,甚至低得离谱,涨20%也只能算聊表敬意。

  比起远芯的力度,那真的是差的太远了。

  而且国家大力开展教学研同时也跟着远芯和电科有样学样,经费审批得异常严格。经费必须要用到科研上,刀刃上不说,但凡没用完的结余经费,年底之前必须上缴。然后等待来年再批……

  这个制度,对于在座的搞物理的来说倒还没什么。对于搞生物的那帮人可就惨了……

  ——年底之前把钱交回去,那来年审批之前没经费,那些生物样本怎么办?动物咋办?那不得饿死……

  于是搞生物的就想出了个办法,注册个公司,把结余经费先通过各种名义转到公司账户里,等来年了再冲账。

  (李宁院士案的操作就是这个)

  但这样一来,也就容易滋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