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四回 琴之正声_至尊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琴的最高部分。

  琴底部有大小两个音槽,位于中部较大的称为“龙池”,位于尾部较小的称为“凤沼”。

  这叫上山下泽,又有龙有凤,象征天地万象。岳山边靠额一侧镶有一条硬木条,称为“承露”。上有七个“弦眼”,用以穿系琴弦。其下有七个用以调弦的“琴轸”。琴头的侧端,又有“凤眼”和“护轸”。自腰以下,称为“琴尾”。琴尾镶有刻有浅槽的硬木“龙龈”,用以架弦。龙龈两侧的边饰称为“冠角”,又称“焦尾”。

  徜若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

  琴腹内,头部又有两个暗槽,一名“舌穴”,一名“音池”,一名“纳音”尾部一般也有一个暗槽,称为“韵沼”。与龙池、凤沼相对应处,往往各有一个“纳音”。

  龙池纳音靠头一侧有“天柱”,靠尾一侧有“地柱”。使声之时,“声欲出而隘,徘徊不去,乃有余韵”。

  由于琴没有“品”或“码子”,非常便于灵活弹奏,又具有有效琴弦特别长,琴弦震幅大,余音绵长不绝等特点,所以才有其独特的走手音。

  就构造而音,琴的各部分结构十分合理。其体积不大不小,既便于携带,又方正雅致。

  有心品琴,其形已足以使人心怡。

  从琴各部分的命名亦可著出琴制之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琴前广后狭,象征尊卑之别。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五种社会等级(后来增加的第六、七根弦称为文、武二弦象征君臣之合恩)。十三徽分别象征十二月,而居中最大之徽代表君象征闰月。

  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种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别象征天、地、人之和合。

  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征意义实反映出华夏人的礼乐思想及所重视的和合性。

  因为礼的作用是为了保障个体,使个性有所挥,乐以同和,其作用是与群体谐协。

  礼乐之同时并用可使个体和群体之间能互相调剂,形成人与人之间平和而合理的生活。

  所以礼乐这两套表面相反的技艺的推行,实为求达到相辅相成的和合性的目的。而从古琴形制命名所借用的社会秩序、等级的名称来著,可见其制作形制即寓有教化人伦的深意。

  古琴打谱,是指按照琴谱弹出琴曲的过程。

  由于琴谱并不直接记录乐音,只是记明弦位和指法,其节奏又有较大的伸缩余地。

  因此,打谱者必须熟悉琴曲的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揣摩曲情,进行再创造,力求再现原曲的本来面貌。

  打谱非常费时,所以琴界用“大曲三年,小曲三月”来形容这个过程。

  在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古琴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