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晋升_明末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礼此人共事十数载,对其为人甚为了解,此人空有一肚子文章,满口仁义道德,但其办事能力却差得一塌糊涂,否则也不会只做了一年的礼部尚书就被崇祯皇帝打发回家养老了。要说他能镇定自若的指挥扬州军民全歼倭寇,杨嗣昌可以断言满朝文武只怕都会笑掉大牙的。

  “孙之礼啊孙之礼,难道到了这时候你还想复出吗?”杨嗣昌不屑的笑了笑,把手中的战报投进了身边的火笼,渺渺的青烟升起,这份战报在火笼中变成了灰烬。

  重新拿起了青州的战报,杨嗣昌提起笔在庞刚的名字上划了一个圈,喃喃的说道:“难道这个庞刚真的有如此本事,能以两百步卒大破三百倭寇吗?若果真是如此倒也不失为一员良将,只是此子如此英勇怎会只是区区一名百户呢?”

  想到这里,杨嗣昌提起笔又在青州指挥使宋兴和在奏请晋升庞刚为灵山卫千户的请功折子上写道:“准!”的大字。然后把这份战功放入了衣袖后大声喊道:“来人,备轿,本官要上朝了。”

  当杨嗣昌兴冲冲的赶到紫禁城时,天色已经开始蒙蒙亮,众百官已经在紫禁城外开始等候宫门打开。当时间到了卯时的时候,宫门大开,百官开始鱼贯而入,身材高大全身披挂的大汉将军一个个站在紫禁城中显得格外肃穆。

  当“官街鼓”响起时,百官们已经按照自己的官衔站好了位子,按照文官靠左武官靠右的规则,身为兵部尚书的杨嗣昌就站在右边第一个位子上,这里也是离皇帝最近的位置之一。

  很快,穿着金黄色五爪衮龙袍的崇祯皇帝从里面大殿前走了进来,崇祯一路走来百官纷纷跪拜行礼。

  大约三分钟后,崇祯终于走到自己的龙椅前坐了下来,朗声说道:“众卿平身!”

  “谢万岁!”

  站在最前面的杨嗣昌趁机抬头看了一眼崇祯皇帝,这位现年仅二十五岁的大明君主面色并不是太好,原本应该是健康红润的脸色由于太多的熬夜而变得有些苍白,眼圈显露出淡淡的黑色,导致原本还算英俊的脸庞露出了一股老气横秋的感觉,他的眉头同时习惯性的皱着看来还在为众多的坏消息而烦恼。

  这时,一名太监拖着尖细的声音喊道:“众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杨嗣昌急匆匆的从列班里走了出来大声说道:“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崇祯昨夜一夜没睡,精神自然也不太好,但看到杨嗣昌站出来后还是强行打起精神来说道:“杨爱卿,是不是陕西河南那边有什么好消息了?”

  杨嗣昌恭敬的说道:“启禀皇上,臣所要禀奏的并非流寇战事,而是关于扬州之事。”

  “扬州!”崇祯心里一惊,呼的站了起来急切的问道:“南边,难道江南那边也出事了吗?”

  现在朝廷的赋税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