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三章 施粥_明末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有现在这样优先打粥的权力。

  一名形态枯瘦的少妇领着一名消瘦的小女孩领了粥后“噗通”一声跪倒在正站在大铁锅旁的大壮身边,哽咽着哭道:“小妇人谢过将军的大恩大德,您可是救了小妇人一家的性命啊!”

  大壮不忍的扶起了这名妇人,叹了口气说道:“这位大姐,救你们的非是我,而是我家大人,只是我等大军不能再次久留,明日还得赶往京师勤王,不能长久逗留于此,你们自己还要珍重才是。”

  “这.......这可如何是好?”这名妇人扯着大壮的袖子惊慌问着,她对饥饿的滋味实在是受够了。

  看到机会来了,大壮才大声道:“我等乃青州来的官军,不可在此久留,原本救济灾民是官府之责,于我等无关,但我家大人实不忍看到诸位被活活饿死,故而发了善心。诸位若是没有地方去的,明日我等可以派人将诸位送到青州、莱州、登州等地,或为军户或为民户皆可,届时自会有人安置大家,大伙可以自己想想,是留在原地等着饿死还是道山东找条活路!”

  “哗啦......”周围的流民都开始窃窃私语起来,毕竟他们都在这里生活了半辈子了,突然要到另外一个地方去重新开始生活,任是谁也要仔细考虑一下的。

  施粥之后,庞刚带着亲兵在城里到处巡视,看到若是有人要趁乱抢劫、奸淫妇女之事立刻就被庞刚身边的亲兵拖了出来一刀砍死。如此酷刑这才震慑住了那些心怀不轨的青壮。

  看到庞刚这般尽力保护自己这些老弱病残,流民们的心才渐渐稳定下来。庞刚走到一位正坐在路边喝粥的老人和小男孩身边坐了下来,他笑着对老人问道:“老人家,您愿意到青州去生活么?”

  老人放下了手里缺了一个角的瓷碗叹了口气,“哎,如今这样的情形不去又能如何呢,小老儿今年已经六十有四了,本来就算是死了也不亏了,可就是放不下身边的这个小孙子,他爹娘被鞑子掳走,若是我这老头再撒手归天他可就活不下去了哇。”

  庞刚又问道:“老人家,那现在鞑子已经走了,你们还能在这里接着种地么?”

  “种地?”老人惨笑一声,“即便是等鞑子退走,这里的地还能种么?官府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咱们这些老百姓难啊!我等离开此地后,家里的田地必定被那些豪强乡绅占了,我等一去那可就是断了退路了。”

  听到这里,庞刚长叹了口气,华夏的百姓可真是多灾多难啊,五千多年的历史中能称得上安居乐业的却是没多少年,不是遭到战祸就是被贪官污吏盘剥。可即便是这样,华夏民族还是这么挺过来了,并且在中间没有断层,而是一直延续到了后世。

  庞刚不再想下去了,转头吩咐身边的亲兵,让他们赶紧安排人手准备把这些百姓转移到天津卫的码头上去,利用还停靠在哪里的大船把这些百姓转移走,天津城里幸存的百姓估计还有三四万人,把他们转移到身弥岛或者是登州、莱州等地后,自己可就又多了一股坚定的支持者。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