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湘关米,事件_扶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嫌?”

  闻言,马良面色不变,解释着:“利益驱动下,没什么不可能的,良曾经出使过江东,与孙权会面过。”

  “在良的认知里,此人就是一个唯利主义者,只要有利益,何事都能做出来。”

  “目前来看,张辽常年驻防合肥,屡屡挫败孙氏的进犯,而如今却忽然领军西进,前来援助曹仁,诸位觉得,此事不可疑么?”

  “要是曹孙没有达成什么共识,曹贼敢命张辽率众弃守合肥,反而支援樊城么?”

  一席话语落下,一旁的王甫频频点头,表示附议。

  “只是,甫很疑惑,曹孙之间同样频繁发生战争,外交关系亦是极为恶劣,他们为何能够达成一致对付我军的共识呢?”

  此言落下,诸众亦是极为疑惑。

  按理说,曹魏强盛,江东、荆州唯有相互联合,才能抗衡曹军的兵锋,这才是制胜之道,孙权背盟,他有单独抗衡曹军的实力?

  这一刻,诸将内心不约而同的想着这席话。

  沉吟半响,马良面色凝重,喃喃道:“兴许是曹贼许诺了尽割江南之地与孙权的条件吧。”

  “毕竟,曹贼虽是逆贼,可他却控制了天子,他以天子旨意将江南之地尽数割于孙权,这便相当于是给了江东进犯我军,给了一道正当的理由。”

  “至于孙权,他早就觊觎荆襄九郡,无时无刻不想夺取荆州,全据长江,曹贼以利诱之,如此正当夺取荆州的理由,恐怕他不会放弃。”

  “那么,孙权背盟,将在所难免!”

  一席话落,马良继续目视关羽,拱手到:“君侯,如今我军已经攻取樊城两月有余,可曹仁却是擅守之将,虽然城池一直摇摇欲坠,我军依然未能攻进城中。”

  “以目前的局势看,孙氏背盟的意图已经极为明显,我军必须尽快回防,坐镇江陵,威慑吴军,迫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话落,关羽却是并未拒绝,一直抚须思索着,悬疑不觉。

  这一刻,攻城两月,樊城只差一步之遥便能攻陷,关羽虽知晓后方局势不容乐观,可他更是不甘心,数月以来的战果就此放弃。

  “如今曹仁所部已经是强弩之末,只要在强攻两日,必破樊城。”

  “这要是撤军了,可就功亏一篑了,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么?”

  这一刻,关羽暗暗沉吟,寻思着。

  毕竟,此次关羽北伐,能取得如此重大的胜绩,并不单单是军事实力的强悍,有多方面的因素。

  其一,是由于宛城侯音、卫开叛乱,导致了曹军后方不稳。

  其二,秋季暴雨时节,让关羽抓住了机会,大破于禁、庞德所部,取得大捷。

  其三,孙权率众进犯合肥,牵制了曹军实力。

  关羽相信,下一次要想再有如此天赐良机,恐怕是不可能了。

  所以,他此时是一直权衡不觉,既忧虑后方局势,又不甘心放弃前线战果。

  沉思良久,关羽忽然起身屹立,面色严肃,高声道:“吾以决议,继续围攻樊城,等攻进城内诛杀曹仁以后,再回防荆州。”

  一席高昂的话语,关羽决心已定。

  麾下诸将纷纷附和,赵累更是高声道:“君侯,末将必定在两日之内拿下樊城。”

  “不让吴贼有窥视我荆州的希望。”

  此言一出,其余诸将亦是纷纷面容肃然,暗暗下定决心。

  这一刻,诸众的士气更是上升数分!

  从旁马良见状,面露忧愁,遂不在劝,只得无奈叹息。

  “君侯,我军军中粮草已经告窑,恐怕已经不利于继续围攻樊城了。”

  “江陵方面也传回消息,今年收成欠佳,往年存粮已经无法供应,还望君侯领军回防。”

  下一刻,王甫却是陡然站出,拱手禀告着。

  “军粮不足?”

  话落,关羽眼神微动,徐徐思索着。

  寻思半响,他喃喃道:“既如此,本帅下令,命糜芳取湘关米,以援我军。”

  “取湘关米?”

  此话一落,王甫、马良脸色瞬息大变。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