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我第五名又回来啦_第五名发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秀娟拧身到厨下研究去了。第五名赶紧把门闩插好,烤箱摆得正正的,通上电。白札子虫是好东西,有营养。但新鲜的放不住,一死就臭;唯一的法子就是把它们烘干脱水,一来提高保质期,二来兼顾杀菌消毒。从前只给毛倩倩烤过烧饼,虫子还是头一次。不熟练,先可着熟悉的来吧。结果刚过十五分钟,第一批白札子虫就在烤箱里自焚了。心疼很。一共没抓多少呀。第五名调低了温度和时间,可这次出来的又太润。两头一加取了个平均数,再根据虫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状态,前后调节几分钟……好歹也是农大出来的。几次试验下来就掌握了门道,一套较为熟练的烘干虫技术就完善了。剩下的就好办多了。铁盘上排开,四两虫子一次性出炉。各个形状完整,就算脱水后也看着肥肥大大,闻着喷香。品相十分地诱人。上秤一称,二两。出货率高达百分之五十,虫子质量真好。第五名计算一下,浪费的时间主要是在捉虫上。还成,这些都是可以后期解决的。这东西金贵,得找个好容器。塑料袋可不成,容易压瘪,看起来不上档次。罐头瓶子不透气,容易捂坏了……西厦里没寻到,只能东厦杂物间里寻了。路过正房,里头传出刘秀娟的瞌睡声。蹑手蹑脚地贴着墙根走,脚底被什么绊住,摔了个嘴啃泥。揉着膝盖,第五名不敢喊叫,怕吵着嫂子的清梦。爬起来才发现墙根堆砌着一捆干透了的老竹子,一杆杆碗口一样粗。第五名想了半晌,才记起是以前县里要在伍家沟这里办个竹筷子厂,父亲和哥哥为了给自己凑学费,砍了几十杆竹子准备卖原料。事后却因为村里和投资人扯皮,筷子厂最后不了了之,竹子就扔到家里了。十多年过去了,父亲和哥哥已经不在人世,可这一捆竹子却依然结实笔挺。这不就是理想的容器么。找了根锯条,小心翼翼从细头上锯下一节,拿砂纸细细将边缘打磨光亮,二两虫干小心的倒进去,抓了把秸秆塞紧,美很!第五名看了眼表,已经后半夜了。想着明儿回省城的事,精神不免有些亢奋,一直挨到天蒙蒙亮,才迷糊过去。睡了没多久,又听到粗苯的研磨声,一圈一圈,没个消停。“嫂子,弄啥呢?”第五名困得眼睛睁不开,扶着墙挪到院子里。见刘秀娟正拎着鞭子,监督“李大亮”拉磨磨黄豆呢。李大亮是一头有故事的驴。当年采石场遭遇泥石流,害死了第五名的父兄;刘秀娟悲愤中找到县上,向采石场场主李大亮索赔。没想到李大亮早被刑拘了。各家苦主都挤到李家瓜分财产,乱军当中,刘秀娟神勇地抢到了李家这头驴。拉着驴回来那天,刘秀娟边哭边骂,说李大亮不是人,下辈子必然托生猪狗。遂给这驴起了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