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章 抚民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少许坦地,亦然于事无补。

  莫非,子瑾乃是想寻县内大姓或蛮夷部落,假罪究之,夺其田亩,以供养饥民邪?

  顺着思绪,马忠眸中微微泛起了一丝了然。

  他倏然想起,于成都临行时,丞相诸葛亮曾如此嘱言。

  “德信署事严谨,且有果决之风,此去牂牁,我本无所嘱。然,那郑子瑾现归你节制,便赘言一二。嗯,乃是此子虽胸有韬略,颇有远虑,却是失于性情甚刚。筹画所谏,颇有戾气,德信还需自权衡而取。”

  被丞相如此断言,马忠自然深记于心。

  亦忍不住,将郑璞之言给想偏了。

  沉默少时,他才昂头说道,“子瑾且试言之。”

  “诺。”

  微微颔首,郑璞说道,“回太守,璞近日观平夷县周边,见缓坡矮丘颇多,便想着或许能驱黎庶开辟梯田。”

  “原来是梯田。”

  马忠闻言,恍然大悟。

  他虽是巴地人,但对南中梯田亦有过耳闻。

  从秦汉时期,迁徙来南中各郡的汉人,已然有开辟梯田的先例。

  然,梯田开辟与维护,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粮秣收成颇低。亦常有不懂维护灌溉水系者,梯田仅开辟使用一岁,便被仲夏时分的暴雨摧毁。

  得不偿失下,梯田便鲜少人再开辟。

  是故,马忠明了后,亦忍不住紧着催声,“子瑾可有思过,开辟梯田的利弊?”

  “回太守,璞有思过。”

  郑璞含笑而应,迅即,便将心中所想悉数道出。

  以此间饥民,一日朝廷不诛灭朱褒,他们便一日不敢归去故里。

  聚众露宿,便溺难制,恐会引发疫病横行;且,今已岁初,春耕在望,以时间计,他们今岁恐无法耕耘而自食其力,对朝廷而言,乃是一巨大的负担。

  是故,郑璞觉得,与其让他们徒然耗于此地,尚不如“以工代赈”的方式,遣他们开辟梯田,无论秋收多寡,对朝廷而言,皆算盈余。

  再者,遣他们以劳力换取果腹口粮,亦能形成秩序化,更便于管理。

  如此,梯田耗力问题便无从谈起。

  至于梯田维护难度问题,郑璞亦有办法。

  他打算以“顶蓄水以灌溉,田亩环形阶梯而下,左右竖开纵壑以泄仲夏雨水,阶埂束垒坚固”的方式开辟。如此开辟强度虽高了些,但梯田可使用十岁,甚至数十年。

  最后,乃是地力贫瘠问题。

  矮丘缓坡土壤所蓄的地力,终究无法比拟坦地的田亩。

  若想梯田收成更丰,就必须想办法改善地力。

  言至此,郑璞齿牙春色,“太守,此乃我所思抚民者二,雇民养豕。”

  亦让马忠脸色异色更甚。

  原本,当郑璞叙到以工代赈之法时,他便眉目舒展、脸庞倦色消散不少了。

  抚民最令人烦躁的,乃是民众聚于一起,不好约束。譬如黎庶因无处发**力,而导致滋事斗殴或掳掠淫略等不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