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0章 勿胜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金募死士,将刘豹与拓跋力微刺杀了。

  源于草原的辽阔与游牧部落因为迥然不同的风俗,其首领的个人安危守备并不森严,亦无法做到很森严。

  行刺客之事,未必不能得手。

  但这个谏言曹叡不敢采纳。

  想同时将刘豹与拓跋力微刺杀的几率,太小了!

  若是刺一死而另一存活,令原本分为的两部合一,恐会对魏国北疆造成更大的危害。

  因而,他也只能让田豫扼守好云中郡,不令并州腹心与幽州被侵扰,待关中战事结束后再作计议了。

  而东三郡的战事,则是移兵驻扎在上庸郡的荆州刺史胡质,上表问是否要进军汉中郡的黄金戍围,以策应关中的战事。

  这是去岁就有了定论之事。

  胡质的明知故问,乃是他并不看好战事结果。

  抑或者说,整个魏国上下都不看好,魏军从东三郡进攻汉中郡能取得什么战果。

  先前曹真尚在世的时候,时镇守荆豫的司马懿就尝试过了。且那时候,司马懿不管是兵力还是物资供给,都要远远胜于现今的胡质。

  今再复行,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徒然消耗粮秣物资与劳顿士卒罢了。

  倒是现今坐镇在宛城的征南将军王昶,提出了另一个方案。

  他以如今的江东已经无力入寇,且复与魏国通商贸为由,上表请以胡质独自镇守荆州,自身则是督领本部入关中,赴漆县与王生、牵弘等部并力攻打安定郡。

  以“围魏救赵”的方式,迫使汉军不得不分兵入陇东,为陈仓分担压力。

  这种计议,王昶并不是第一个提出的人。

  曹叡想都没有想,直接就回绝了。

  无他,他将雍凉的战事全权赋予司马懿决断,就是知道彼会做得自己更好。

  既然手握十数万大军的司马懿,只是以小股兵马入扰、而不是以大军摧压之势入陇东,必然是有其他的思虑在。

  如此,远在后方的他,又何必越俎代庖,扰乱前线都督的调度呢?

  再者,先前他已经将数部荆州兵马调入关中了,没必要再动用,以增添关中大军的供应之苦。

  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让胡质尝试着进军。

  还是且试试罢。

  哪怕不抱着希望、进军后无功而返,至少也能令逆蜀的汉中郡增添些兵力部署与粮秣消耗的麻烦罢。

  自廖式占据临贺郡叛乱以来,就一直住在武昌宫的孙权,同样很关注着陈仓的战事。

  亦很心焦的等待着结果。

  倒不是暂无动兵实力的他,尚有从中取利的奢望,而是他不希望汉军获胜。

  是的,世事就是如此离奇。

  有时候,最大的恶意不是来自敌人,而是来自盟友。

  身为大汉盟友,昔日唇亡齿寒的吴国,并不希望大汉再复传来捷报。

  不过想想,也很好理解。

  对于如今的江东而言,汉魏两国的战事不分胜负、持续消耗才是最好的结果。

  盖因这样的局势,能让国力受损严重的江东,得以恢复底蕴、再复三国鼎立的时间。

  然而,汉军攻坚已然开始,不可能无有胜负。

  是故他便期待着汉军能落败而返。

  至少,汉军败了还能凭借形胜之地扼守,令魏国无力夺陇复凉州;但若是汉军胜了,魏军还能守得住关中吗?

  答案是显然的。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