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2章 事济矣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芍陂入淮口之处,阳渊。

  亦是说,全琮乃是想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打算做出吴军北上占据寿春淮水上游的安风津之势,逼迫满宠从阳渊分兵来战,为陆逊攻打寿春牵制城外的魏国援军。

  因为他所讨要的兵马,不是从陆逊中军之中分出来,而是想让驻扎在六安县的朱据部分来数千兵马即可。

  但陆逊得书后,并没有依他之言从朱据部分兵。

  理由是朱据扼守之处,干系到如今身在庐江郡孙权以及全军粮道的安危,不可调离。

  不过,他将诸葛恪与陈表以及丁奉部皆前去听令全琮,且分出两万兵马予骠骑将军步骘督领继续困城,自身则是督领三万大军往阳渊进发,打算与全琮左右夹击满宠部。

  步骘先前一直镇守在西陵,防备的乃是大汉部署在永安的兵马。

  去岁孙权与大汉约定同时北伐魏国后,便以“汉军皆入关中矣,何复谋我吴国之心”之言回绝了其他大臣的谏言,别遣宗室镇守西陵,让步骘督数千兵马转来淮南助战。

  他乃徐州人嘛。

  若是江东顺利的攻破了寿春、全据淮南,那么,孙权以他为督北上青徐,多少都能争取到一些当地士庶的支持。

  算是未雨绸缪之举罢。

  对,陆逊如此调度,乃是知道寿春在急切之间不可破,便转为先将满宠部击溃以及抵御住从雒阳赶来的援军,占据淮水。

  届时若一切顺遂,成为了孤城的寿春,被攻破亦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

  抑或者说,陆逊在无奈之下,唯有将全据淮南的希望,寄托在汉魏的关中之争上。

  若是大汉在关中能将魏军逼迫到难以为继的地步,魏国雒阳中军必然要转回去扼守关中,不然就失去了魏代汉的“天命”!

  这种代价,可要比失去淮南严重得多,曹叡自然知道孰轻孰重。

  而若是汉军在关中战败或失利了,那么从战略层次之上思虑,江东亦会被迫罢兵归去——仅是出于魏国雍凉各部入荆襄的压力,江东大军便无法继续留在淮南。

  当诸葛恪与陈表等部率军赶到时,得悉了陆逊调度的全琮一时默然。

  倒不是对陆逊的调度有不满或指摘之处。

  而他意料不到,用兵素以稳妥著称、甚至可被腹诽为保守、不思进取的陆逊,此番竟是如此果决胆大。

  隐隐有毕其功于一役、不预后路的激进作风。

  然也!

  就是激进。

  盖因这样的部署,会让魏国寻到截断吴军归路的机会。

  魏国的雒阳中军完全可以走豫州而来,径直穿行过安丰郡,斜插入合肥新城与成德戍守点的东淝水河谷中,将他们悉数留在芍陂。

  莫要指望驻守在六安的朱据部,能将雒阳中军拦住。

  仅有万余人的朱据部,乃是遏制魏国豫州郡兵的,若是弃了营寨出来拦截雒阳中军,那就是毫无悬念的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