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伐吴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罢,甫一入座,便被马谡将小片布帛递来。

  布帛很小,一看便至乃邮驿传递军情所用,亦仅寥寥数字,言简意赅:“逆魏曹丕,七月朝议定论,八月初大征水军,今循蔡水、颍水入淮河,将至寿春。”

  原来,是魏天子曹丕,第二次亲御伐吴了。

  莫非,召我来,乃丞相想趁此魏吴攻伐之际,有所谋乎?

  看罢,郑璞将小布帛归还给马谡,心隐隐有所悟。

  而高座于上的诸葛亮见状,便出声轻轻谓之,“子瑾,你有筹画之能,今逆魏大举伐吴,我大汉当如何自处?可从中取利邪?且暂作思虑,再试言之。”

  顿了顿,又加了句,“嗯,心中何所思,畅所欲言即可,无需顾忌。此间之言,不出六耳之外。”

  “诺。”

  先拱手作礼,郑璞不假思索,便昂首而答,“回丞相,昔日孙吴遣辅义中郎将张温来和睦,璞便有思逆魏将伐吴之事,今斗胆请言之。”

  “善!”

  丞相未开口,马谡便先赞了一声。

  嗯,素来喜军计的他,早有心寻郑璞坐论,然近日郑璞忙碌于粮计夜不归宿,只好强忍不去打扰。

  诸葛亮自然是不会见怪马谡的。

  此时,他亦捋胡含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子瑾有远虑,可得此谓也。嗯,何所思,且言之。”

  “诺!”

  再度行礼,郑璞便开始滔滔不绝。

  “璞窃以为,孙吴已历三世,士庶皆用命,且水师精锐,拒长江天险,昔日曹操尚无法屈之,何况今曹丕邪?逆魏此伐,必无功而返耳。”

  “今我大汉式微,当先之急,乃是讨南中叛乱,得以合益州之力修缮甲兵,不可轻易动兵。且,璞以为魏吴多争,乃是彼此相耗,已然有利于大汉矣。不若作偃旗息鼓之态,示之以弱,让此两家多争之。”

  “璞以为,彼曹丕者,志大才疏,甫一得位,便连年大动刀兵。兵马频动,所赋必多,治下之民必苦之。不若遣些细作,前往关中诱先前汉中及巴中之民,以授田免征三年赋税,看能否为国增户。”

  说至此,郑璞微露笑颜。

  “此上之思,以丞相之智,必然已有定论。是故,璞有一思,不知可行否。乃是令人暗通款曲于逆魏新城太守,不期其率众归义,但求让其将商贾限制放宽些许,让关中战马得以流入我大汉。”

  曹魏新城太守,便是孟达。

  当初他不出兵救关羽,且被刘封所逼,既惧罪又忿恚难当,乃以郡投魏

  魏天子曹丕善其姿才容观,以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且将上庸、西城和房陵三郡并为新城郡,以他为太守。

  “暗通孟子度邪?”

  马谡听罢,先是诧异出声,旋即又凝眉而思。

  而丞相诸葛亮则是眉毛挑扬,微微诧异后,亦垂目捋胡自思。

  于郑璞到来之前,他与马谡先前的商论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