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 虑远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则是耀其功勋;另一是当时大汉人才济济,法正再跋扈亦无损朝廷安稳。

  而如今的郑璞,太年轻了,比马谡尚且小一辈。

  若不计履历以才擢拔之,让其得以积累功勋权柄在握,依他的性情,以及献策所彰显的狠戾,未来又有何人能制之?会不会以权倾轧同僚,导致不利国家之事?

  就如当年性情刚猛的刘封(寇封)一样。

  先帝见信而授之督一方,他却不思睦于同僚,既不承前将军关羽之命出兵助战,且又以私忿而夺孟达鼓吹仪仗,导致孟达以郡投魏。

  虽旧日勤勉、咸有功劳,又何能益补后日之祸邪!

  唉,罢了。

  旧事多思,亦无益当前。

  按下心中思虑,诸葛亮眼眸含笑,颔首对赵云道,“子龙之言,犹如振聋发聩,是我太拘泥了。”

  自然,赵云连连口自谦逊之。

  倒是心思活络的马谡,出言宽解道,“正如赵将军所言,丞相自谦矣!以丞相之智,安能思虑不至此邪?谡窃以为,乃是丞相生出爱才之心,所期亦高,是故所责亦切矣!”

  “然也!”

  赵云听罢,不由附和出声,拊掌大笑,“幼常此言,正切我意!哈哈哈~~~~~”

  一阵笑罢。

  三人又言笑数息,便正襟危坐,脸露肃容。

  同是国事操劳者,小插曲的闲话聊罢,自然便是到了商讨正事的时候。

  此次,是丞相诸葛亮先开了口。

  他先是举盏邀赵云共饮一杯,然后便捋胡而问,“子龙,我欲让朝廷门荫功勋子侄,授职自募部曲之事,你以为可行否?”

  “回丞相,我以为可行之。”

  微拱手,赵云先颔首而答,后又摇头而笑,“不瞒丞相,我来于途时,本以为此举不可行。然,得闻‘推恩’全策后,便以为可行之矣。”

  “呵呵~~~~子龙厚德,依旧直率如此。”

  听罢,诸葛亮不由失声而笑,赞了句后,紧着加了句,“那依子龙之见,现今朝廷功勋之家,后辈子侄,孰人可授之以职?”

  顿了顿又莞尔,轻谓之,“我知子龙素来忠厚,必然不举自家。是故,我以决意用子龙家中二郎为其一,子龙莫做推辞便是。”

  嗯,赵云得子嗣较晚,且仅两子。

  长子赵统,已然出仕。

  次子赵广因未及弱冠,被赵云以白身带入军中历练,寄望言传身教让其成才。

  “丞相言至此,我安能辞邪?”

  先拱手谢过,赵云又颔首而道,“丞相,容我且作思量。”

  “好,子龙自便。”

  诸葛亮点了点头,见赵云已经垂头自思,便侧头与马谡低声商议其他事务。

  半晌过后。

  赵云肃容昂头,“丞相,我以为授于军职自募部曲,兹事体大,不可不慎。若尽擢拔白身后进,恐引朝野诽议。是故,我思有四人,一乃昔梓潼太守之子霍弋、一乃故军师中郎将之子庞宏、一乃相府蒋参军长子蒋斌、一乃故安汉将军之子糜威。此四人皆颇有父风,或可为国裨益。”

  “甚好!哈哈哈.”

  闻言,诸葛亮冁然而笑,“子龙之思,几与我所思者尽合!”

  不一会儿,议事罢,众人散去。

  而诸葛亮自归书房里,就着一缕袅袅香薰,蹙眉而思。

  旋即,便提笔而落两字:黄崇。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