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新城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还有更令人畏惧的——一旦大汉还都于长安,同样是一个燃起人心的火种。

  那意味着:汉祚未绝!

  魏立国的时间太短了,无法抵抗四百年的汉室积威。

  那是长在人心上的信念,只能靠时间的积累慢慢淡化,而不是掀起一两次“魏讽案”能灭掉的。

  这点,魏国了然于胸。

  所以他们会倾尽全力来阻止引发这一切的根源,将昭示凉州隶属魏国的最后一条纽带鹯阴塞,夺回来!

  对此,丞相也洞若观火。

  所以才会遣使者去江东,请孙权出兵伐魏,减少魏国来攻打陇右的兵马。

  比如,牵制魏国拱卫在雒阳的大军不敢来陇右。

  大汉连年主动出兵攻伐,底蕴消耗太多了。

  东吴若是出兵,不管战果如何,哪怕是仅仅让魏国少一些物质转运来关中,对大汉而言都是有所裨益的。

  为此,丞相虽然早就知道了东吴在绸缪着出兵攻伐魏国,但仍旧给了许多利好。

  主要是战马贸易上。

  孙权以浮海丧兵太多,已经将山越俘虏当成了补充兵源及屯田,声称不会再将俘虏用来换取战马;又以出兵伐魏,无有太多粮秣用于贸易为由,请大汉允许他们用水精、珍珠等奢而不实的物资,抵充一部分交易粮秣。

  这些丞相都允了。

  还以两国盟约为由,别遣了十余个羌胡牧民去东吴,教他们妥善照顾战马。

  然后,在国书上隐晦的提了一句:魏国大部分兵力都会来攻打陇右了,能迎战贵国的兵力不会太多,莫要像上次出兵伐魏那样虎头蛇尾。

  这让孙权看罢,心中有些愤愤。

  但他也没有反驳被大汉看轻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上次他亲自领着大军出淮南,仅斩杀了魏扬州刺史王凌麾下部将的几百人,便以计谋泄露的理由退兵了。

  因而,这次江东动用的兵力很多,很有一战建功的决绝。

  而且还是不等汉魏陇右战事先爆发,便在夏七月初的时候率先出兵了。

  乃是兵分三路而出。

  一路是荆州。

  以陆逊、诸葛瑾领军由夏口出发溯汉水而上,进攻襄阳。

  一路是以孙韶为主将、张承为副将,入广陵郡,溯中小渎水运河而上,向淮阴进军。

  这两路兵马皆是万余人,以策应为主,为了分散魏国的驻守兵力。

  主力,则是孙权亲领的十万大军御驾亲征,由濡须口出发攻取合肥。

  此三路兵马齐发的路线,与当年魏文曹丕首次伐吴时的阵仗和线路相差无几,区别在于这次是东吴北伐而不是曹魏南征。

  战果,似是也开始往曹丕无功而返发展的迹象。

  陆逊与孙韶这两路不用说,各领万余人,既不敢过于深入又不能放手一搏,分别被急冲冲赶回来荆州的司马懿以及魏扬州刺史王凌牵制住了。

  但孙权亲自率领的主力,抵达了战场后,却是蹉跎了二十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