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章 不逢时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他如今正在调整心性,想以实际行为扭转自身先前“目中无人”的形象之时。

  但傅佥来求教于他,他却无法拒绝。

  郑璞对他,堪称仁至义尽。

  如今郑璞的弟子,以“为师雪恨”为由前来求教,他又如何能拒绝得了?

  是故,他细细沉吟了一番后,便给傅佥支了一招:因人成事。

  大致的想法,与当初郑璞的训示差不多。

  就是明确了许多。

  如当今大汉,何人可处置刘琰?

  如正值北伐逆魏之际,何事是朝廷最不可姑息的?

  简简单单两个问题,便让傅佥拨云见日。

  他本来就不愚钝。

  只不过受限于年纪,以及没有历经过仕途之上的蝇营狗苟,所以心思没有那么龌龊罢了。

  因而,傅佥也大致定了想法。

  今可处置刘琰之人,唯有丞相一人耳。

  而若是想让赏罚分明的丞相处置刘琰,唯有两个理由。

  刘琰犯法,抑或者是他不利于北伐!

  第一个理由,就不做念想了。

  刘琰此人虽然恣睢跋扈,却也不会傻到明知“蜀科”严峻的情况下犯事。

  第二个理由,则是有些难成行。

  刘琰仅掌千余士卒,一直留在汉中郡充当朝廷颜面,于关乎北伐的大计上,并没有什么可令人指摘之处。

  尚且,他身为先帝宾客,诸多朝廷僚佐看在先帝恩义上,鲜少与他起冲突。

  若想中伤他,唯有诱他寻隙于他人了。

  且还是官职很高,在北伐中必不可缺之人。

  只是当时在汉中郡、符合此条件的人,唯有赵云一人。

  以资历深厚且以厚德著称的赵云,傅佥也是敬畏有加,不会将这种事牵扯在这位老将军身上。更莫说,刘琰不可能去挑衅赵云。

  最适合的人选,乃是魏延。

  以魏延不高的出身以及不为朝臣所喜的桀骜性格,自命为名士的刘琰,若是寻到呈口舌的机会,绝对不会吝啬言辞。

  然而一直魏延镇守在陇右,二人并没有交集。

  无机可乘之下,傅佥只得蛰伏下来。

  借住在迁徙来汉中郡落户的建宁李家里,在少时同伴李球的相助下,收集刘琰及其亲信仆从的信息,犹如毒蛇般静候狩猎的机会。

  后来,逆魏曹真大举来袭,诸部兵马皆用命。

  傅佥也暂时放下了心思,以白身入黄金戍围督霍弋的军中,为捍卫大汉尽一份绵薄之力。

  霍弋与他少小同在宫禁中长大,素来相善,便别遣了百余部曲归他调度,有心让他历练一番。

  亦让他在战事中崭露头角。

  不仅在坚守战中表现的可圈可点;还有一次利用大雨连绵导致两军视野不广的客观因素,故意生火显露行踪,诱惑魏军一小队斥候前来探视,伏杀战获了十余级。

  霍弋大喜之下,不吝盛赞之。

  且因他乃忠烈之后,如今立下战获之功,军中也口口相传。

  竟传至了督帅赵云的耳中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