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章 羌计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羌胡部落行事,鲜少分公义善恶,多率心秉性而为。

  譬如昔日的董卓,于家临洮耕种自给时,有羌人豪帅来访,董卓杀耕牛与宴席,让豪帅感其诚意。归去后,便敛得杂畜千余头赠于董卓,亦让董卓名声远扬,备受羌胡所敬。后征伐四方,凉州羌胡始终是他的嫡系,随之死不旋踵。

  今姜维见利不可诱之,便示之以诚。

  既然参狼种羌各部豪帅心意已决,不可强求,那便退而求其次,与他们倾心结交。

  以图日后大汉与逆魏大战时,无有后顾之忧。

  如杜绝逆魏遣人来,利诱参狼种羌各部豪帅袭武都郡,断大汉后路等。

  不过,郑璞并没有直接给傅佥解惑。

  而是托请姜维将傅佥当成扈从,携往望曲谷见闻一番,以期他能自行参悟其中干系,日后遇事也能养成举一反三的习惯。

  对此,姜维倒没有拒绝。

  一来是丞相对郑璞甚为器异,且戒言二人共事时多作商讨,以求互有裨益之处。

  另一则是此些时日,郑璞给他的感官很不错。

  如从不倚仗履历置喙他招揽羌人部落之事,且每每寻他问及逆魏军阵战法及西北羌胡风俗时,态度并无有因他乃降将而轻之。

  子瑾为人,可深交之。

  此是姜维心中对郑璞的断言。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郑璞对他态度友善的最大缘由,乃是将他当成同道之人。

  矢志不渝克复中原,无论时局有多艰,亦终不改初心之人。

  况且,郑璞对募参狼种羌去骚扰逆魏之策,持有不同意见。

  倒不是质疑丞相的调度,亦不是不明丞相募参狼种羌的初衷,而是二人性情不同,而导致所谋有分歧。

  丞相性情谨慎,以大汉国力太弱而持重,常行堂堂之谋,几无弄险之举。

  对于参狼种羌诸部的态度,乃是哪怕他们不臣服于大汉,亦不能与之反目,免得他们被逆魏拉拢。

  且先抚而安之,待日后攻下关中后,再徐徐图之。

  而性情狠戾的郑璞则是不同。

  他觉得卧榻之侧,不可容他人鼾睡。

  尤其是,得闻了逆魏将鲜卑引入关中右扶风。

  逆魏既然可以为了对抗大汉,而将关中画地给胡虏鲜卑;亦然可为了夺回陇右,将陇西郡许给参狼种羌

  如此一来,参狼种羌便成了大汉后方的隐患。

  毕竟,指望寡文学、鲜礼仪的他们被恩义所圈梏,很不切实际。

  与其终日防备着他们,让后方始终有不安稳的因数,不如尽早除之!

  是故,在赶赴来临洮驻扎之前,郑璞还私下求见丞相,献上了两策。

  其一,乃是挑拨与分化。

  先使人作流言离间各部落的关系,让他们相疑。

  再以他们“更相抄暴,以力为雄”的习性,暗中寻一二部落给与物资刀兵扶持,打破现在势力持衡的局面,让他们再度迸发兼并互侵之争。

  且大汉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