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章 动荡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

  以朝廷的说法,乃若是他们不分户在陇右,归官府统一调配物资贸易,恐有些人被逆魏诱惑做出罔顾国法之事来。

  实际上的缘由,各方都心知肚明。

  不外乎是,朝廷效仿武帝时期的“邑陵法”,让他们分户去陇右扎根,成为防范羌胡部落动乱抑或者逆魏来袭罢了。

  毕竟,陇右之地,羌胡比汉家子更多。

  他们分户而往,自然也会携带不少僮客而去,变相的成为“实边”之户。

  另一考虑,则是他们根基在蜀地,分出来的小户为了宗族,也不敢投了逆魏让举族被定为谋逆之罪。

  对此,许多豪族都在衡量利弊中。

  丝路之利虽然可观,但他们并不想被动“开枝散叶”,而让声势骤减。

  然,并非每家都在犹豫。

  “三世共财,宗族共居”的成都柳家,在此诏令刚出朝议的时候,竟破天荒的分户了!

  乃是分出了,已累功至牙门将的柳隐那一支,赶赴陇右落户。

  据说,柳家作为昔年以家中扈从为国征战的首开先河者,今又是第一家分户的豪族,因而朝廷对其异常厚待。

  直接在陇右汉阳郡的略阳县,以作价仅一半画给了三千亩良田。

  且在长离水(葫芦河)的兴国城废墟一带,赠送一个几百亩的小牧场权作嘉勉报国忠诚!有如此规模的田亩及小牧场,再佐之丝路贸易往来,亦可谓成都柳家,直接分出了另一个“陇右豪族”了。

  尚有蜀地赫赫有名的郪县王家,亦然分出王离、王祐两支前往陇右天水郡定居。

  因王家乃忠烈之门,朝廷恩宠更隆。

  不仅画出田亩及牧场赠之,且将此王离调至汉中郡任职成固令、王祐调遣至陇西郡任职首阳令。

  亦让许多豪族得闻后,目光炙热,垂涎三尺。

  恰好此时,逆魏石亭大战败北的消息,堪堪传到了蜀地。

  先有丞相诸葛亮在陇右大败魏军,今又有孙吴在淮南大破逆魏,此两场大战胜负叠加在了一起,令巴蜀豪族们都心生了别样的念头。

  逆魏,已不可惧也!

  他日丞相,必然可尽夺回凉州之地也!

  甚至,攻入关中三辅光复旧都,未必不可能!

  如若他们以蜀地大宗为根基,分出小宗至陇右为枝干,以蜀锦、茶叶等贸易之物走丝路,未来宗族必然枝繁叶茂!

  再者,如今陇右之地,各郡县的僚佐皆匮乏。

  他们家中子侄皆识文断字,才学不缺,挑选数个有学者去陇右,势必会被郡县征辟为僚佐,夯实陇右根基易如反掌。

  如此前景可期,何乐而不为!?

  是故,无数巴蜀豪族皆群起响应,继成都柳家、郪县王家之后成为分户迁徙者。

  主事此政之人,乃是李严。

  他见益州黎庶与豪族皆响应如云,不由心中再叹,己之才对比丞相而言,犹如萤火与皓月之别。

  亦有一缕“江山代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