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赐爵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亦有抵御匈奴休屠部的考量。

  鲜卑拓跋部,乃是北部鲜卑。

  其部落的传统,乃是“幼子继承制”。

  即是如若部落首领有多子,除去最幼之子留在部落继承首领位置外,其他建长之子皆会被授予部众,自行去开拓新的领地。【注2】

  如今拓跋部首领拓跋力微,本是前任首领拓跋诘汾的次子。

  其人吸取乌丸蹋顿灭亡的教训,认为频繁抢掠中原王朝边境,获得的财物不足以弥补损失,遂制定了与魏国以战马交易维持和睦的政策。

  亦让魏国对拓跋部颇有好感。

  是故,魏国打算引内附的鲜卑,乃是拓跋诘汾的长子,早就迁徙至河套平原之西的“秃发匹孤”。【注3】

  至于为何姓氏变成了秃发,相传乃他与拓跋力微不和,彼此相攻故而衍生同音姓氏。

  当时杨阜听罢,便犯颜直谏。

  一再争辩声称羌胡与鲜卑心如禽兽,强则侵暴,弱则内附,无有服教化的可能。

  迁徙入安定及右扶风,他日必然成为大魏的附骨之疽。

  诚不可取也!

  哪怕若果真需迁徙胡人内附,亦应该迁徙凉州的羌胡部落。

  因从汉武帝遣霍去病开辟河西四郡伊始,亦不曾停止对西北羌胡部落的迁徙,采用“大杂居小聚居”的方式,断绝他们相互串联反叛的可能。

  且,凉州被纳入中原王朝数百年之久,羌胡部落或多或少都被汉家礼仪同化。

  如灵帝时的羌乱,汉阳太守傅燮被困冀县,兵寡粮尽而势孤。

  城将破之际,叛乱的北地胡骑数千,皆城外下马叩头。

  不求傅燮开城投降,但求他不要战死,且声称愿意一路护送其归乡里。

  傅燮殉国后,长史盖勋继任汉阳太守。

  率军去救援被困的护羌校尉夏育,途径狐槃时,便被叛乱的羌胡大败。身受三创,身侧之兵仅剩百余人。

  时有句就种羌滇吾句就,以兵保盖勋,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并赠自己坐骑于盖勋,放其自归。

  盖勋捍臣子之节,不受叛军所馈,大骂让其速杀己。

  滇吾无奈之下,自得将盖勋绑了放在车上,一路护送还冀县。

  傅盖二人的事迹,足以证明羌胡部落的行事,已然隐隐有了汉家礼仪的信义理念。

  然,鲜卑则是不同。

  作为继匈奴后崛起的草原霸主,他们不曾接受汉家礼仪的熏陶。

  亦不会有羌胡那般敬畏汉家贤人。

  或者说,比起释放敌人,他们恐更乐意效仿匈奴将敌人的头盖骨制作成饮器!

  此亦然是,杨阜断然反对侍中刘晔之谋的缘由。

  逆蜀丞相诸葛亮的得人心,不亚于傅燮及盖勋!甚至有过之!

  再加上刘姓汉室积威四百年,若是魏国放弃了凉州,恐会让蜀丞相诸葛亮兵不血刃,便将那些羌胡部落招降了!

  然,曹叡心已决,无可改。

  其他重臣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