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取长_蜀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乎常人。

  是故,他无需作思绪,便听出了孙资的言外之音。

  曹魏代汉的时间,太短了!

  尚不足十年,天命威信未立,黎庶未附,亦无法抹去四百年刘姓汉室的深入人心。

  哪怕魏武曹操时期,便诛杀了不少汉室死忠;抑或者是文帝曹丕坐镇邺城时,借着魏讽谋反案牵连诛杀数千人,都无法将人心彻底扭转。

  尤其是,安置在京兆的黎庶,多是昔年张鲁投降后,魏武曹操从汉中迁徙归来安置的。

  张鲁割据汉中近三十载,素有仁义爱民之声。

  让此些黎庶早已习惯了宽仁的法度,以及轻松的赋税。

  后迁徙来关中,魏国定下的赋税及徭役皆多于汉中张鲁时。

  今正逢春耕时节爆发陇右大战,关中黎庶皆被征发徭役,他们劳苦之下怨言滋生,又抱着“还归乡闾”的情结,叛逃入逆蜀亦不足为奇。

  而如今中书令孙资,提及此事,便是隐晦的谏言于他。

  关中三辅,已不堪再战负荷!

  哪怕是大魏天子曹叡亲自坐镇长安,都无法遏制黎庶苦战事劳役而亡奔!

  亦是说,曹真提出想兵出武都郡与逆蜀消耗之策,失去了执行的基础。

  关中不稳,安能驱兵而战邪?

  只不过,曹叡与曹真的心思同,亦无法接受坐视着逆蜀占据陇右。

  沉默了少许,他便将含着询问的目光,投在了列坐另一侧的侍中刘晔身上。

  “禀陛下,臣之思,与中书令无异。”

  见状,刘晔亦不敢怠慢,连忙作礼说道,“不过,臣有一思,或可让那逆蜀得了陇右亦疲于奔命,让我大魏他日再夺回之。”

  “哦?”

  闻言,曹叡顿时大喜,双眸灼灼催声发问,“刘卿何思邪?且速言之!”

  “唯!”

  俯首领命,刘晔声音淡淡,“回陛下,臣之思,乃纵容凉州豪右以及羌胡部落的权势耳。”

  呃

  听罢,曹叡脸色便化作复杂无比。

  亦再度捏须,陷入了沉吟之中。

  因为刘晔的谏言,比曹真的兵出陇右更为大胆:乃是放弃西凉!

  其本意,乃是陇右既然已失去,凉州便陷入的尴尬困境中。徒然耗费粮秣辎重与驻大军,也难以固守。

  既然如此,尚不如兵走偏锋,将凉州各郡县交给凉州的豪右及羌胡部落,让他们为保障自身的利益,成为抵抗逆蜀的屏障。

  而魏国则是可趁此时机,休养生息蓄力,待他们与逆蜀相互损耗、彼此乏力的时候,再出兵夺回陇右及凉州。

  反正,如今魏国对凉州的统御,亦不过尔尔。

  抑或者说,自从汉光武帝刘秀定都雒阳后,西凉便成为频频叛乱的不安之地。

  盖因定都长安,可通西域;定都雒阳,可镇关东!

  自汉武帝开辟凉州以来,长安作为京都,关中三辅常驻军不曾少于十万将士。

  强大的威慑力,让西凉豪右及羌胡部落不敢叛乱。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