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六章 愚公_虫族是怎样炼成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方放下,将高处的地方填平低处,没有哪个采集者质疑这种行为的意义,它们相信着永续。

  白驹过隙,大傻和采集者间的战斗宣告结束,参与到这个浩大工程的采集者数量逐渐增多。

  关于沙子,采集者们会用自己分泌出的一种黏液,将沙子裹成团块,然后带走。

  而大块坚固的岩石,采集者们会拿着石块敲凿,当岩石的一处位置被敲凿上千亿次,再加上海水的渗透,大块的岩石便会发生开裂,如果敲凿下来的岩石还是太过庞大,采集者还会继续敲凿成更小块,方便运输。

  不过,由于参与者数量上的增加,一些问题也开始变得明显起来,那就是食物问题。

  干活的多了,吃饭的嘴也多了,高度集中在一起的采集者,造成了施工海域内的微生物数量急剧减少。

  再加上,搬运沙子需要消耗的黏液,也会有一定程度而消耗。

  永续它们不得不暂时暂停施工,先进行一次智能体的组织,优先攻克这个难题。

  在这次的智能体探讨中,采集者首次了解到‘分工’这个概念。

  就好比人类首次开发出能够顶替人力的蒸汽机,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技术创新,采集者也因为‘分工’完成了改革。

  ‘分工’带来了工作的细分,掘岸造海工程的许多工作出现专门的采集者进行运作。

  比如,开凿大块岩石的采集者组成团队,随着开凿岩石数量的攀升,岩石的哪个部位脆弱,如何更快的凿开岩石等知识将得到有效提升,并被采集者运用到工作中。

  运输任务有了专职,负责运输的采集者排列成一条长长的‘传送带’,它们之间的间隔可以轻松用触手勾搭到对方,可以实现极快的运送物体,并且,因为是排成一列,而不是密集在一处,海水中微生物数量也不会像施工现场那样。

  施工现场的食物问题仍然存在,不过,因为分工概念的出现,解决的方法也就有了,那就是专门成立一支捕捞队,从事捕捞微生物,并加工成可运输食物。

  如此一来,施工的进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呈现出加快的趋势。

  采集者们繁殖增加数量,新的施工区域得到拓展,如果此时有人能够用上帝视角观察,就会发现,海洋正在蚕食陆地。

  捕捞队由永续率领,倒不是它想给自己找个清闲的工作,事实上以采集者对至高意志的狂热态度,参与施工才是它们最想要干的活计。

  永续之所以作为捕捞队的率领者,是因为采集者里就数它脑子最好使,它可以很容易的凭借一些细节,推测出一片海域的微生物总体数量是多是少,让捕捞队的工作更顺利一些,毕竟施工现场有那么多需要食物的采集者。

  “永续,这片海域的食物怎么样?”

  “嗯……感觉有点少,不过周围几个海域的更少,食物密度非常低,今天就将就在这里捕捞吧。”

  “明白。”

  就在捕捞队准备一如往常的展开工作时,频道内传来了施工现场那边的信息。

  “永续,这里是新开辟的347号施工区域,我们这里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