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5章 预算惊人,到处要花钱(第三更…_重生明朝做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统历史上崇祯皇帝把自己的内帑掏完了,却还有无数士兵发不起军饷。

  眼下,崇祯深吸了一口气。

  2000万两,130亿军费开支!

  见皇帝沉默了片刻,毕自严道:“陛下,臣以为,另外八边的军费,可以往下压一压。”

  崇祯皱了皱眉头:“暂时不压,该给的钱都给。”

  “陛下……”

  “边疆的将士已经很辛苦了,咱不能苦了前线为大明朝卖命的人。”

  “是!”

  一边的陈子龙听到皇帝这话,心头顿时有些感动。

  有这样的皇帝,大明朝才有希望啊。

  这边军其实也需要整顿,只是现在刚开始整顿扩招京卫,整顿边军是以后的事了。

  “陛下,不算皇室开支,今年朝廷所需花费约3400万两。”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毕自严都在微微颤抖。

  这下花下去,哪里顶得住啊!

  30位亲王刚刚统计出来了3000万两,加上国库尚有的700万两。

  本来看起来很富裕,结果一下子只剩300万两了。

  偏偏这里面的账,已经没有地方砍了。

  大头其实是在军费上,2000万两军费开支!

  崇祯手心也出了一丝汗,这还只是开始,以后军费可能会不断往上涨。

  就算把所有宗室的钱刨出来,也最多坚持个几年。

  所以,收税和国企收入才是王道。

  温体仁适时站出来道:“启禀陛下,另外三十余名亲王应该还有2000万两,其他900多名郡王加起来,应该还有一大笔数额,若是都兑换成银子,应该有9000万两以上。”

  这个数字就非常可观了,亿两。

  不过这是这些宗室手里价值的财产(暂时不算田产)。

  想要拿来换银子,估计也换不出来这么多银子,毕竟大明银子总量有限,都散落在全国各地。

  朝廷要是都给兑换过来,民间肯定会出现白银紧缺,导致交易崩坏。

  所以啊,这件事,还是得用银行来消化。

  如果是纸币,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纸币紧缺?那朝廷就印钱啊!

  “朕知道了。”

  沉默片刻,陈子龙起身,道:“启奏陛下,截止到目前为止,皇家银行已经分发出去各大小银钞500万两,现在还有许多人等着兑换银钞,预计今年会有500万人在银行兑换钱,并且将钱存在银行,臣做了一个预估,金额将达到5千万两以上。”

  顺天府总人数有600万,按照陈子龙这笔账,今年银钞几乎可以占据整个顺天府。

  但是,这些钱都是老百姓的存款,肯定不能用来做军费或者发工资的。

  银行系统和行政系统是完全分割开的。

  这么说,皇家银行是崇祯自己在掌管,而行政系统,虽然也是崇祯在掌管,但许多事情基本甩给了内阁。

  内阁的行政和军委会的军事,都不能从银行拿钱的。

  银行的钱是用来做投资的,每年要定期给存钱的老百姓返利息。

  也就是说,银行的钱,花出去后,那是必须要有定期回报的,不然就成烂账了,这怎么行。

  刚开设就出现大的烂账,以后还怎么推广全国?

  那银行的钱具体可以花在什么地方呢?

  例如崇祯可能很快会成立一个大明交通局,来规划水泥路,大明交通局修路的钱就可以从银行贷款。

  因为大明交通局以后可以收过路费,是有收益的,是可以有钱还给银行的。

  这就是贷款出去投资,然后拿回收益。

  这是最基础的金融商业模式。

  这里面,水泥公路也修好了,银行不仅拿回来借出去的钱,还赚了贷款的利息。

  例如赚了利息300万两,一年后银行要支付给老百姓存钱的利息总额是200万两,银行就赚了100万两的差价。

  这就是金融!

  它通过调控,影响经济,使用得当,就是经济的催化剂。

  。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