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大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更…_重生明朝做暴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跟农民去将文言文?非要装这个逼吗!

  一切都是为了实用。

  为什么“全力推行新农政,让百姓有饭吃”这句话非常简练?

  前面一句就是明确告诉大家现在要做什么,后面一句就是明确指导大家咱们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大家伙也就记下来。

  这是第一个重点:理念的上传下达。

  第二个重点强调了什么?

  “每一州府的通判到北京农务院学习农务知识,学完后,要组织人下到乡村里,手把手教农民新的技术,宋爱卿和徐爱卿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全部都印刷出来。”

  “每一个里都要设置农政指挥中心,这就是一场战争,这五年的农业攻坚战就是一场战争,朕希望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要全力以赴对待它,它关乎着无数老百姓的死活。”

  “每一个里(一百一十户人家)设置完农政指挥中心后,每个月必须巡视农田,做详细汇报,不断总结,从总结中做改进,不断提升农业产量,这是重点考核指标。”

  “每一个季度,农政指挥中心的这个人必须去州府进行汇报,每半年,州府的通判必须入京进行一次通报。”

  第二个重点就是有效的组织学习和核查,利用徐光启、宋应星提出来的新农学,来提高生产。

  第三个重点是什么?

  “许多老百姓是不识字的,每一个里甲的里正(村长)必须安排时间出来,教老百姓识最基础的字,识字这件事,朝廷也要定期做检查,巡抚要定期下去访问。”

  第三个重点显然是要提升农民的学习基础。

  大臣们记得飞快,一边还有专门的人做记录。

  皇帝说的非常多,语速不快不慢。

  倒是让大臣们震惊皇帝的吏治能力居然这么强!

  之前他们心里都还不服气,觉得这个小屁孩管的太多,什么也不懂,整天就知道杀杀杀,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皇帝的脑子转起来,一般人根本就跟不上。

  他才十九岁啊,怎么做到的?

  眼看着快要二月了,南方有些地方的气温已经开始回暖,回暖就意味着很快就会开始春耕。

  这一套农政的组织架构是必须立刻推行下去的。

  不过北方大地基本上还是被冰雪覆盖的。

  施凤来和尹伸来的奏疏,陕西已经在组织温棚种植,不过效果不是很理想,陕西太干了,去年一年没下几场雨。

  就因为这件事,钦天监的那几个老头子还嚼了几句舌头,不过事情没有闹大。

  可想而知,崇祯二年,陕西的情况可能依然会严峻。

  好在土豆、红薯已经这两种食物可以在干旱的地带生长,至少现在陕西大地的官员都带着一批老百姓在大片种植温棚里的红薯和土豆。

  当然,崇祯提了一些自己的大的观点和方向,其他的就交给大臣们来讨论了。

  在会议结束之前,六部九卿等诸位尚书、侍郎都将自己今年的目标全部写下来,并且拆解开,按照考成法的规矩写出三份来。

  眼下已经没有再争论的余地了,开始全力执行考成法。

  这个会议几乎一大半的时间用来讨论农业了,还有一部分时间留给了国企,其实也就是商业。

  但会议上没有重点提,毕竟崇祯不想让大家把精力给弄歪了。

  这商业重不重要?

  太重要了!

  但是现在还不能全面开始推,现在让国企来往前走,逐步打开局面,国企崇祯自己也会亲自来操盘。

  农业他不擅长,就专业的人士来主政了。

  会议很快结束了。

  二月初一,大明日报刊登了庙堂之上的新声。

  一时间,轰动了整个京师。

  二月初二,一封封邸报从京师被送外全国各地,那是关于今年新农政的消息。

  新农政正式通告全国,开始推行。

  。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