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章 一个也不准放进县城_客厅里的明朝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章一个也不准放进县城

  送东西过来的正是之前在门洞里缩着的典史王大人,现在他倒是不害怕了,走在众流民中间摆出一副威严的模样。

  刚刚他已经让人探查过了,这些流民手里没有一张弓,没有一把刀。

  这说明这帮流民没有造反的打算,也没有造反的本钱……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你们都细听了!”王典史大声道。

  “县尊大人怜悯你们一路奔波到了涞水县,特命本官给你们送些物资和吃食,此恩情比海深比天高!伱们应该牢记在心。”

  众流民直挺挺的站着,对于典史说的话有些不以为然。

  送的那些个破烂就不说了,黑巴豆那是什么东西?

  那是给驴吃的,给马吃的,人吃了之后上吐下泻,吃多了一命呜呼都有可能。

  如果是以前他们没得选的时候,那还真是送什么吃什么,然而现在包里有米糕,队伍里还有个方神仙……

  额,不对,现在变方神子了,也就是神灵的儿子。

  因为他们发现方愈走了一天路累的够呛,而神仙是不存在“累”这个概念的,再加上方愈之前朝天大喊“潘老师”,然后就飞起来了。

  赵老头已经知道了潘老师是方愈对娘亲的称呼,虽然有点迷糊吧,但仙界的事哪是他一个凡人能弄明白的?

  于是他们已经在私底下得出结论:方愈是在仙界犯了忌讳被贬下凡间来了,现在已经失去了法力,而作为母亲的潘神仙不放心自家儿子,所以时刻在天上照拂着。

  但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方神子在,以后就不会忍饥挨饿了,还有谁会去碰那些黑巴豆呢?

  所以典史大人想象中的,众流民纷纷跪地感恩戴德的场景并没有出现,一个个就是傻站着,一点表示都没有。

  典史大人瞬间觉得索然无味,说出来的话也不好听了:“既然来了我涞水县,就收起你们那些作奸犯科的想法,等搭好棚子歇脚几天,就前往别处去吧!”

  这个也是意料当中的:只要地方长官的脑袋没有被驴踢过,就一定盼着流民能早点滚蛋。

  方愈他们是不打算走的,但也没有必要现在就说出来。

  赵老头看向方愈,方愈点点头。

  赵老头便走出来道:“大人,我等还需要一些搭棚子的物事和生活用具,可否批准我们进城采买?”

  采买?

  王典史差点就要笑出声来了,你们这些穷到家的憨货,连一条没破洞的裤子都没有,还有脸说采买?

  王典史面露讥讽,道:“我涞水县庙小,赚不得这个银子,你们还是去别处采买吧。”

  他放出嘲讽技能还不够,临走的时候还当着众流民的面吩咐随行的城门令:

  “把他们看紧一点,不准他们骚扰本县百姓,他们在此滞留期间,一个也不准放进县城。”

  和大明官员的第一次会面,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