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章崇祯的决断!_变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手笔,而这是很明显的,就像他老爹之前和东林党人斗争一样,大家表面上可以大肆攻击,但是暗地里还是有一些规矩要守的,也就是不会超过某个底线(一般攻击到以对手下台为止,而不会涉及人身安全等等)。

  可是现在呢,则完全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所以杨山芦就感觉到,这股阴风应该是来自关外。

  不过不管怎么说,此风不可长,他一方面下令监察司全力制止这种谣言,谁要是敢传播的,一律以造谣罪论处!(包括在大明时报上发表评论,反驳这种观点等等),另一个方面就是让情报司加强侦查,全力追查谣言的来源。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及时上折子自辩,毕竟其他的事情或许还可以缓一缓,像这种涉及到敏感核心的问题,涉及到大明的江山社稷,就算崇祯皇帝对他再如何支持,再如何放心,杨山芦还是需要尽快解释清楚的,不然的话,万一那位皇帝想歪了,那可就麻烦了!

  (并且老实说,崇祯皇帝在这方面还是有些性格缺陷的,例如性子急躁,喜欢认死理,爱较真等等,所以更需要及时沟通)

  当然随着这股谣言刮起来之后,暗地里不知道有多少特权阶层幸灾乐祸的……哈哈,果然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啊!你看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要揭露他的本来面目了!

  而且这就是事实嘛,毕竟连他们听了这种传言,都是感觉证据确凿的(如果换成他们有这么好的机会,估计也想造反了),所以他们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崇祯皇帝会如何应对了!

  (当然他们期盼的也并没有多高,也不一定需要要了他的命嘛,只要能够削去他的军权,退出山西,然后再一贬千里,打发到哪个犄角旮旯里去养老(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流放),那就可以了嘛,哈哈!)

  京城,紫禁城。

  此时的崇祯皇帝,也已经感到了这股风潮来袭!因为在一开始,还只是少数几个别有用心的监察御史(隶属都察院,有闻风奏事的权力),上了几份不痛不痒的折子,说是最近风闻民间有这种传言,还请皇上早日定夺的。

  而一开始这种折子,还被王承恩想办法给‘压’着的(也就是在一堆奏折中,尽量放在最下面,把每天新送来的再放在上面),这样尽量拖延一下,而只要等到这股风潮过去之后,那也就好了。

  至于说他想造反,那不是扯淡吗!杨山芦要是真的想造反的话,当初崇祯微服私访东路的时候,那就是最好的机会,还用等到现在?所以对于这种屁话,王承恩是完全不相信的。

  可是随着弹劾的折子越来越多,他就压不下去了,甚至这其中不光是那些监察御史,就连一些朝中大臣都开始正式上奏的。

  当然这些大臣,其中有本来就收了鞑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