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五章圣旨到!_变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朱笔书写的谕旨称为朱谕,用于一些机密要务,并且朱谕的书写不受任何格式约束,可以信笔直书,,办事既密且速。)

  当然这也是很明显的,要知道远在京城的崇祯皇帝,这段时间最关心的就是行营大军了,几乎就是一天三问——毕竟他们面对的可是东虏的南路主力啊……

  而且老实说,自从采用了当朝首辅薛国观的建议,孙承宗率领关宁军回援京师以后,战绩实在是不太理想的……面对鞑子一直处于下风!虽然在孙承宗的带领下,不至于避而不战,却一直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呵呵,这八个字的次序很重要)

  如此一来,崇祯皇帝也就更加牵挂另一路大军,山东行营的战况了,毕竟那里可是有天下第一军的存在啊!只是,却迟迟没有战报送来,让崇祯莫名的有了些许忧虑,不过现在嘛……

  虽然在刚刚接到战报之后,崇祯还是吓了一跳的……什么?连他倚之为干城的卢象升都差点送命?才堪堪抢救回来?并且全军都损失不小?

  不过在看到了斩首二万级有余之后,崇祯还是转忧为喜的,斩首二万级有余啊……这个惊人的数字,都比得上涿州大捷,和乱石山大捷的相加之和了!这样的大捷,哼哼,看东奴还有多少颗脑袋够砍!

  并且崇祯还深信,有杨山芦联合起草的这份奏折,绝不会有什么杀良冒功的猫腻的!所以崇祯皇帝欣喜之下,都是兴奋的亲自用朱谕回复的……在回复中崇祯不仅肯定了这次大捷!并且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至于那位奏折中提到的山东巡抚嘛,那就不用说了,崇祯当场派出锦衣卫,缉拿进京!等到问明罪责后立即问斩……敢残害朕的天下第一军,还要不要脑袋了!甚至崇祯都想好了,只要罪名属实的话,那就要诛他三族!甚至要不是最后玄甲军没事,就是诛他九族都是可以考虑的,哼哼!

  (九族也就是指罪犯的亲属,一般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合称九族,其中父族四是指姑姑的子女、妹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已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母族三是指母亲之父(外祖父)外祖母、娘舅;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在此多说一句,有明一代株连最多的是明成祖杀方孝孺,诛其“十族”!除九族外,门下学生亦算作一族,连坐被杀者达八百七十三人,其他亲戚被发配充军的有千余人,时称“瓜蔓抄”……像瓜蔓一样蔓延开来,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陋习,不过在对付某些人奸的时候,应该还是有些作用的)

  所以现在,崇祯自觉还是手下留情的,真要是事实确凿,诛他三族就好了,并且除此之外,崇祯还有一道旨意……既然卢象升身受重创,不能视事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