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2章 老江湖们盯上刘俭_我给玄德当主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2章老江湖们盯上刘俭

  说这话的人乃是朝中现任的太仆王允。

  身为太原王氏中的佼佼者,王允在并州当地的豪门中着实是极有名气。

  他在入朝为官之间,也曾在各州军担任要职,由于太原王氏乃是累世官门,因此,王允在各地一直都很受重用,似一州方伯的位置,他也曾坐过。

  其实很多人对于王允有一个误解,以为他是一个善用阴谋诡计,爱在背地里暗算人的诡诈儒士。

  这话虽然也没错,但事实上,相比于善于谋划的儒士而言,王允其实更偏向于武官。

  他出身于并州太原,自幼就生长在兵荒马乱之州。

  而并州的豪右贵胄子弟自古以来就从没有一个是不善于武事与军事的。

  这就是好比是一个生在渔夫家的儿子,基本就没有不会水的道理一样。

  王允先前在黄巾之战中,就随同皇甫嵩一同征战,虽不能说是大杀四方,但也算是建立了不少功勋。

  战斗过程中,王允亲自披挂上阵,大显身手,临阵斩杀了不少的黄巾军士卒。

  之后,在皇甫嵩受降黄巾起义军,并筑京观之时,王允也在。

  据说,当时王允并没有规劝皇甫嵩的杀戮之行,反而是从旁积极的促成皇甫嵩做成这件事。

  身为一个在并州之地长大的望族人物,王允做事从来不幼稚,而且还非常的凶狠。

  自小多看所闻所遇到的事件,将他打造成了一个坚毅不屈,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

  像他这种人,遇到事情最是理智,也最是铁血无情。

  除了并州人的铁石心肠之外,王允的思绪之深也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

  举个例子,在讨伐黄巾之后,王允当时曾做了一件让天下人瞩目的大事。

  受降黄巾的过程中,细心的王允从农民军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涉及了一些与黄巾军有关的内容。

  具体内容是什么已不可考,反正就是指向张让勾结黄巾的。

  这封书信既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的。

  这个情况和刘俭当初从张角那里搜索到了各地望族与黄巾私通的书信一样。

  不过刘俭与王允不同的是,刘俭能忍,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将书信拿出来。

  王允则没有憋住。

  他直接将此事写成奏折,上奏给了皇帝。

  而刘宏的处置结果,其实也不用多猜。

  皇帝自然是放过了张让。

  其实也不是皇帝偏向,这事打眼瞅就有问题。

  朝中的公卿宦官,多了!加起来几百人那算少说。

  当中与黄巾贼有所勾连之人,怕是不知凡几。

  咋就偏这么巧,就能把张让抓出来?其他人一个没沾着?

  你哪怕连带着多抓出几个,在皇帝面前也算交差。

  可偏偏就抓出张让一个!?

  受降几十万黄巾军,就搜出了张让勾结黄巾的一封信。

  其他人都干

  要是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