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真正适合他的岗位_我给玄德当主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不论是科举、印刷亦或是生产革命的进步传承,都离不开纸这个载体。

  蔡侯纸的问世,距今已经七十载了,因为实在是太脆了,且会因为侵墨过多而容易出现糜烂,不宜适用。

  不过刘虞倒是见多识广,他听闻最近三四年间,青州东莱县出了一个名叫左伯的人,以相当比例的桑树皮造出了一种相比于蔡侯纸要强韧许多的纸。

  不过这种左伯纸因为原料非常讲究,需要大量的桑皮作为原材料,造价颇为昂贵,而放眼大汉朝,而且有地域的局限性。

  能够为左伯纸原料基地而大量种植桑树的州郡,也不过只有青州和桑蚕之地益州。

  另外就是成本太高。

  不过很多新兴产业初期一般都是成本过高,只有工艺发展到一定成熟度的时候,才会因为产能的节省,原材料的扩充,而逐渐降低成本,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一件刚刚问世的新科技,你不可能立即将它做成白菜价。

  左伯纸在近年来的问世,也已说明青州的造纸业已经达到了一个可以蜕变的阶段。

  这个时节点非常关键。

  若因为战事迁延而耽误地方产能,很有可能会令刚刚兴起的纸业中断。至于什么时候才会重新走上正轨,那就需要看天时地利人和了。

  刘俭感慨道:“若苍天有眼,日后有机会,我必然当想尽一切办法,促兴纸业,不使此业因旁事有所间断。”

  刘虞没有说话,他只是紧皱眉头,似在思考着什么。

  少时,突听刘虞缓缓的开口道:“今日与德然畅谈半日,受益匪浅,实在是令为兄感慨良多。”

  “兄万不必这般客气,俭并没有做什么,只是随意说些旁门小道而已,若有不堪入耳之语,还望兄长勿怪。”

  刘虞摇了摇头,道:“不!并无不堪入耳之语,确实是让我受益良多。”

  却见刘虞缓缓的站起身,向着刘俭长长作揖。

  刘俭见状颇惊,他亦是急忙起身回礼。

  刘虞感慨道:“我朝多年以来,地方渐乱,民生凋零,黎庶疾苦,北有鲜卑犯境,西有羌人屡叛,内外不宁,无休无止,可谓内外交困之时。”

  “针对我朝弊难,为兄曾多有设想,苦思如何才能破局,但晃晃十余载,却尽在钻研朝堂权术之道,国家有难之时,地方贼起便想办法替陛下平乱剿匪,地方若有灾荒就请陛下开仓济粮,防备瘟疫,可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直到今日承蒙贤弟一番话,我才恍然而悟,为兄这一腔扶汉热血当往何处去也。”

  “小小的一张纸,个中承载的是多少福泽之利,又可顺带着解决多少时政弊端,又会替大汉解决多少困局的难题……今日与贤弟详谈,我方才领会啊。”

  “不论是适才贤弟所说的拓印之法,亦或是兴学于天下,这承载之物就是首要之重,这纸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