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五章 消失的航母_草莽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军事机密泄露的问题。

  即便自己没用,也不能便宜别人,就是这个道理。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分到了最多的武器装备,但很多武器装备,都被拆分为废铁买掉了。

  为啥?

  因为没有钱来维护。

  养不起。

  其他的李亚东也是道听途说,但有一样国之重器,出于好奇心,他曾经确实关注过。

  那就是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非军事强国不能拥有。

  冷战时期,美苏之间的军事较量是全方位的,而作为国之重器的航母,自然是竞争的核心。

  尽管美军航母建设起步早,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苏联在航母的建设上也并未落后多少。

  截止苏联解体时,苏联的航母建设已历经小型、中型、大型航母三代,投入服役的航母数量达到七艘,且有两艘在建。

  那么问题来了,众所周知,两千一零年之后,俄罗斯在役的航空母舰只有一艘,那就是率属于北方舰队的“库兹涅佐夫”号。

  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时拥有斜直两段飞行甲板,以及滑跃式飞行甲板的航母,也是苏联的“遗物”之一。

  那其他的六艘已经投入服役的航母,和两艘在建航母,去了哪里呢?

  说出来很多人或许不信,苏联解体后,海军舰队分崩离析,或为驻泊地国家拥有,或为新独立的国家拆分。但唯独这九艘航空母舰由于舰体庞大、供养费用高、维护复杂,并且需要和航母船体相适应的巨大军港驻泊,接收成了大难题,原苏联的十五个同盟国,都不愿意要。

  其中两艘苏联第一代“莫斯科级”轻型直升机航母,“莫斯科”号和“列宁格勒”号,由于舰龄较长,装备老旧,因经费问题无力维修,均于一九九五年退役,然后肢解。

  三艘苏联第二代“基辅级”常规动力中型航母,“基辅”号、明斯克”号,以及“新罗西斯克”号,由于没有充足的经费进行维护升级,先后退役,并被以废钢的形式出售他国。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艘航母中,有两艘,随后到了中国。

  一艘“基辅”号,于一九九三年退役,并于两千年后出售给中国被拆解。

  “明斯克”号同年退役后,被作为废钢出售,辗转他国后最终也卖给了中国,并被改建成军事主题公园。

  至今,游客们到天津渤海湾,依旧能看到。

  但这两艘航母都没有实用价值,几乎只剩下空壳。

  同一级别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苏联解体后,于俄罗斯北方修船厂进行修整,但由于经费不足,最终在一九九六年出售给印度,并改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一直服役于印度海军。

  “乌里杨若夫斯克”号航母是苏联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它一旦建成能够使苏联海军具有真正意义上的蓝水海军的地位,在苏联解体时,该航母仅完成了48%,后因经费不足,决定卖于美国废旧钢铁回收公司,却没想到买主临时变卦,每吨价格压了三百美元,导致最后这艘航母船体被零散废铁商切割卖掉。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一九八八年下水,因苏联解体,资金无落,舾装一直没有完成,一直停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南部造船厂,最终转卖中国,经过改装后,成为了日后的“辽宁号”航空母舰。

  所以,苏联的航母群去了哪里,一目了然。

  九剩其一,其他的八艘拆的拆、卖的卖,全是穷给闹的。

  李亚东这时的想法就是,如果能想办法搞几……好吧,就算搞一艘也行,要完整的。

  拆成废铁卖,讲道理,暴敛天物好不好?

  丫的能不能不要这么浪费?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