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七百五十八章 陈词(二合一)_大明文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官哗然,天子也是看过不少大臣的弹劾奏章。

  明朝官员上谏,一贯以言辞激烈,夸张而著称。当然文官们自有一套说辞,称奏章里言辞不激烈夸张,不足以打动圣心。

  所以坐在御座上的天子对这样'危言耸听'早有免疫力了。

  这也是明朝方有特色,这在清朝简直不敢想象。

  天子也没有动气当下道:“这一次宫里大火乃是人祸,并非是天灾,并非是上天之警兆,卿不要无端揣测。”

  这名官员却不依不饶道:“陛下,尚书洪范有云,上天乃赐予大禹洪范九畴,以治理天下。九畴中有庶征,若国家有道,则风和日丽,海清河宴,若国家无道,则洪涝水旱。故天子应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是以天意影响人事,这一次宫里无端失火,加之苏,松受灾,黄河泛滥,都是上天对天子的警示,请陛下修德政以平天怒。”

  这一套乃董仲舒沿用至今的天人感应之说。

  皇权再高,那也是上天之子,也要受上天来制约。

  这紫禁城失火本就敏感,当年朱棣迁都北京,将皇城都建好了,结果一场天火将皇城烧成灰烬。

  发动靖难之役,杀人不眨眼的朱棣,因此事以为自己获罪于天,于是下了一道罪己诏来向天下检讨自己的过失。

  所以这名官员借此事来发挥,天子无可奈何,当下道:“朕知道了。”

  这名官员见此道:“臣以为眼下国家的祸患,在于朝廷奸佞未尽。张居正虽已是定案,但朝堂上不少大臣仍暗中同情,甚至就是张党余孽。”

  “甚至还有大臣自持天子近臣,不惜上书借潞王大婚之事,攻讦朝政,居心叵测要转移视听,惊扰太后大寿,离间天家骨肉之情,这等人定要严办。”

  “臣恳请陛下扶正祛邪,铲除奸恶,以宏正扬善,来平息天怒。”

  这名官员说完,在场官员不由频频目视武清侯李伟。

  但见李伟却不动声色,隐约有几分得意之色。

  诏狱幽暗。

  林浅浅不时听得手镣脚镣碰撞响起,想必就是囚禁于此的犯人翻身,移动。

  其间不时有短短,或者是极长的痛苦呻吟。

  林浅浅从小到大从未见过这一幕,只能紧紧地跟在火把后头,偶尔火把一时照亮处,照出那木栅栏后一个个空洞无助的眼神,令林浅浅更是不寒而栗。

  林浅浅不由在心底道,相公啊,相公啊,你可一定要平安无事啊。

  待走至一个拐角,前方的锦衣卫停下脚步,笑着道:“夫人,到了。”

  林浅浅心底一松,随即又提了起来,她生怕看见一个血肉模糊的林延潮。

  锦衣卫命牢子开了锁,打开房门。林浅浅睁大眼睛朝里望去,但见林延潮穿着一件干净的蓝衫,好整以暇地坐在榻边,手里持着书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