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一十五章 应聘者如过江之鲫_开局从实业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冷却塔有使用寿命要求。

  行驶达到一定的公里数,或者到一定的年限需要返厂进行大修,从机务段将冷却塔从火车上拆卸下来,返回生产制造单位进行大修,或是随同电力机车一起返厂大修。

  为什么说冷却塔是大肥肉呢。

  因为新造能赚一笔,返厂大修更能大赚一笔。大修的利润甚至超过了新造。

  大约二十年前开始使用第一代冷却塔,早期的冷却塔早在十年前就开始返厂大修。

  按规定,新造冷却塔在外场使用期限达到十年之后第一次返厂大修,大修之后再可以使用五年,总使用期限到十五年再大修一次。

  早期的冷却塔开始陆续返厂进行第三次大修,谭军民他们正在讨论第三次大修的事情。

  会议已经开了一个小时。

  不少人提出来,第三次大修还可以再继续使用五年,也有人持慎重态度,觉得大修之后再使用三年就可以,继续再使用五年有风险。

  费时费力大修一次,结果只能使用三年,谭军民觉得有一点不值。

  大家的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下。

  有一位技术主管提议道,“谭总,我建议早期的冷却塔经过两次返厂大修,使用满二十五之后没有必要再继续大修,建议直接报废。”

  什么!

  之前说好了设计使用寿命二十年的,怎么就直接报废了呢!

  一下子,某一些人的反应就有一点大。

  “这浪费太大了,你知道这涉及到多少台冷却塔吗,足足六、七千台!”

  从二十年前开始到现在,陆续生产制造了六、七千台,数量非常庞大。

  这么多的冷却塔,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都会有数百台到使用期限而返厂大修,其中不乏使用累计满十五年返厂进行第二次大修的。

  难怪有一些人反应很大。

  刚才提出建议的这位技术主管不紧不慢,“你们不要急,听我慢慢讲。”

  谭军民示意了一下,“大家安静下来,先听别人说完。”

  这位技术主管道,“这些全是第一代冷却塔,我统计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生产制造了7562台。”

  “因为是第一代冷却塔,它们和现在的第三代冷却塔性能差距非常大,尤其是早期制造的那数百台,性能差距就不用我说了。”

  “我建议,这些冷却塔累计使用满二十年之后,全部报废,不再进行第三次大修,而采用装备宏达实业集团的第三代冷却塔。”

  这个建议一出。

  很多人眼睛微微一亮,包括谭军民在内。

  这不是不行,而是完全可行。

  谭军明赞同道,“这个建议不错,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接下来大家重点讨论用宏达实业集团的第三代冷却塔替换使用寿命满二十年返厂进行第三次大修的老旧冷却塔。

  越来越多的人赞同。

  谭军民没有急着做决定,他首先要向一把手做汇报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