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倭患之因_大明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力,虚垮了身体的民族,居然还有气力喊打喊杀,真不知它的信心从何而来?

  当然这个民族也不是一无是处,岛国战略纵深狭小的现状点燃了代代统治者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超前思维是历代华夏封建王朝君臣所不能比拟的。甭管说他们是人也罢,是畜生不如的东西也罢,人家至少拥有世界格局思想,也看到了为后世赢取超规格生存空间的潜在问题,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不至于亡国亡种。

  反观明清时期,两个夜郎自大的庞然大物,‘禁海’、‘闭关锁国’,只知道闭上眼睛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毫无开拓眼界,毫无对外交流的意识,更不要提争霸世界的思想了。

  几百年后,当国外有识之士完成了殖民全世界的壮举,拥有了强大的武力后,突然发现古老的东方还是一片落后落寞。惊喜之下,倾全国之力,不远万里派出几条仅载着几千兵丁的坚船利炮来尝试着敲打一下,同时也做好了被报复的准备

  可没想到,只这么轻轻一击,这个庞然大物便如腐朽的大厦轰然倒塌。

  于是,古老的东方便成了一个笑话的存在。

  康乾盛世也成了一个笑话。

  真应该请明成祖朱棣大帝或成吉思汗大帝给这些眼界狭隘,不成器的君臣们好好上一课,畅谈一下: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们要出去走走。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明朝兵部尚书刘大夏他‘老人家’,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家为君子。

  想当年,永乐大帝享国后,认识到一味闭关锁国太小家子气了,产生了‘世界那么大,我要出去走走’的想法,于是就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惊世之举。

  基建狂魔般的永乐年间,上万料宝船如下饺子般蜂拥而出;超前的航海科技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大航海思想远超世界诸国。

  就以大明航海而论,在当时,这是华夏乃至世界上航海规模最大、船只规模最大(240艘)、海员最多、航行时间最久的海上探险之旅,比欧洲国家所谓的‘大航海’时代早出半个多世纪,也是大明最强盛的直接体现,同时也代表了华夏乃至世界航海技术的顶峰。

  ‘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多么流弊的一个时代。

  然而,永乐大帝仙游之后,英宗即位,伪君子刘大夏偷取并销毁了郑和老人家用十几年心血绘制而成的航海技术资料,还美其名曰‘耗损国库,航海实无益处’。

  因此才有了现代历史学家黄仁宇的悲鸣:‘郑和之后再未有派遣舰队之事,船员被遣散,船只任之搁置废烂,航海图被兵部尚书刘大夏焚毁。’。

  到了后来,再开海禁时,竟然还要从头再来,但此时,已经被国外撵上了。

  哎!刘大喜之流,终明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