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第二十二章_红楼生涯之贾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苦来哉:“启奏圣上,臣以为立储一事还需慎重,不如延后再议。”

  还延后,瞧着皇上哪天万一,再来一回大皇子。众人哑然。

  泰聪帝垂下眼,不置一词。

  杜公公会意,挥鞭退朝。

  瞧这丝毫不拖泥带水的,众臣你看我我看你,追悔莫及只想抱住皇上大腿求别走。

  大朝会上贾源打了一上午瞌睡,等皇上走了,伸了个腰瞧瞧一群通体不畅的文臣,嘿嘿笑了两声,心情颇好的准备回家抱孙子。虽然孙子大了不给抱,在他旁边呆着也挺好。

  贾源想的美,皇上却没让他得逞。这会杜公公就在殿外候着,说是皇上召见。

  得了,走不成了。不过皇上也不只叫了贾源和镇国公牛松,还有快退休的沈阁老和六部尚书,满打满算不过八人。众人纳罕,戏肉来了。

  果不其然,过了一小会,皇上穿着常服从后殿出来,待众臣礼毕,直言道:“近日立储一事争议颇多,几位爱卿皆是肱骨,立储一事只怕还得赖众爱卿了。”

  贾源和牛松两人对视了一眼,打定主意不开口,只看沈阁老一众文臣如何应对。

  文臣不比武将,武将家光爵位就能吃上好几代。文臣一朝退,那就真的两袖清风了。万一运气好押对宝,泼天富贵啊。是以这会都跃跃欲试,想着怎么让皇上立了自家主子好继承一国遗产呢。

  虽是如此,都是六部尚书差一步一跃登顶了,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不是。刚才礼部尚书还振振有词,这会总不能老调长谈。

  “禀皇上,今日朝堂上两位大人的话也不无道理。老臣以为二皇子年长些,想来更加稳当。”沈阁老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后继无人愁入场,临了还得为了后代做打算,一把辛酸泪。

  工部尚书的大儿子取了沈阁老家的大姑娘,怎么看都是和沈阁老同声出气,虽明面上从未表态。这会也应声附和沈阁老。

  两位皇子就差了几个月,沈阁老徐大人你们两位说这话亏心不亏心。吏部尚书是个和稀泥的,他的官位还算稳当,打定做万年乌龟就是不出手。这会却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贾源和牛松两人都是内阁,牛松还是兵部尚书,私底下两家人同进同出,商量好了由儿子辈陪跑,他们两个老家伙可不参与。

  在座的都是朝中重臣,就沈阁老一人说话,皇帝想杀人的心都有。

  时不待我,皇帝想起膝下子嗣满打满算一只手数的过来,二选一,还都未有子嗣,不禁心中悲凉。

  怎么选仿佛是个大难题,诡异的气氛在殿内蔓延开来。

  杜公公站在皇上边上,见到小徒弟打了个手势,赶紧悄声退了出去,不过几句话的功夫,一溜小跑进殿,高声贺喜。

  众臣一惊,皇上便问:“喜从何来。”

  “大喜啊皇上,三皇子妃孕期三月有余啦。”杜公公一边说一边磕头,这可真正是个喜事。皇上的心思别人不知,他倒窥得零星,可不是大喜。

  正是为难之际,这真的算得上天大的好消息了。泰聪帝是真的高兴,皇室一脉子嗣稀少,宗室枝茂繁盛虎视眈眈。往常不显,待他这一病,牛鬼蛇神都跳了出来,这孩子不管男女都来的太是时候了。

  皇上高兴,臣下的死了娘也得跟着乐,大家乐才是真的乐。

  这一乐,皇上也顾不上旁的,直吩咐请御医,又要开了库房赏三皇子一家,把众臣工忽视了个彻底。

  臣子能爬到这位置都是识趣的,瞧着皇上乐呵,道了喜就赶紧退了,皇上还得召见佳儿佳媳,没他们外人什么事儿。

  出了大殿,又是一场好戏。

  贾源和牛松俩人敲着几位大人站不稳的样,俩人眉眼官司没少打。姓沈老匹夫是精明一世糊涂一时,要栽跟头喽。

  三皇子就凭着后嗣一条,隐隐的胜了一筹。二皇子后面的人自然不甘心,一切未成定局,还在殊死搏斗。接下来的日子,朝堂越热闹。两派互相攻讦,你来我往,贬官升官都成家常便饭。

  说来奇怪,自古登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许是当今龙体每况愈下,厌了朝堂乌烟瘴气,又或许是未知名的缘由。浩浩荡荡的立储事件,在夏末进入了尾声。

  红楼生涯之贾赦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222.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